本报记者 王岚 通讯员 赵清 夏幼静 在人来人往的宁波汽车南站,总有一双眼睛在悄悄地“扫描”候车厅,一旦发现有需要帮助的人,一张热情的笑脸、一双温暖的手就会不期而至。 宁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班长沈霞波加入3561并不算早。2011年,她由一名票务员成为这个早就声名远扬的团队中的一员。从那刻起,她就提醒自己要树立服务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员”。 “刚进班组时遇到的一件事,令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有服务意识’。”沈霞波说,有一天,车站里来了一位没有双臂的旅客,在她还来不及细想的时候,3561班的史师傅,也是班里唯一的一名男性工作人员已迎了上去。得知旅客想买一张车票时,史师傅便陪着来到窗口,并小心翼翼地从旅客上衣口袋里掏钱买票。“接着,史师傅又主动询问他需不需要上厕所。在把该旅客安排到休息室后,史师傅特意把他的乘车信息写在纸上贴在醒目处用于提醒,直至最后送他上车……”沈霞波说,当时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服务还能做得这么周到完美”。也是从那一刻起,她真正理解了3561“雷锋精神、绿叶精神”的内涵。 “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尽量把服务工作做在前头。”沈霞波以此为目标,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留心公交、铁路、民航及其他汽车站的班次信息和市内旅游景点分布等情况,积累与旅客出行息息相关的知识,并加强普通话、英语、手语、心理学、法律知识等学习,扩大服务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她把自己的“爱心、真心和诚心”融入到了服务之中,带动了更多爱心的传递与接力。 去年6月份,汽车南站来了一位大小便失禁的老人,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异味。沈霞波发现后,立刻上前把老人安排到了重点旅客室。询问中,老人除了说想去慈溪,再没有透露任何信息,而且身上也没有钱。为了让老人成行,沈霞波一个接一个地询问大巴车司机,希望能把老人带上。但是一闻到老人身上的味道,司机们就直摆手。 从下午到晚上,沈霞波一直与司机进行着沟通,直到最后一刻,才把老人安排在了末班车上的最后一排。沈霞波还通过车站派出所,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当老人平安到家的电话打来,她才放下心来。 “每当你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别人,认认真真地去解决问题,就不会觉得苦与累,反而会收获安心与感动。”沈霞波说,帮助人有时就像接力赛,光有一个人的参与是不够的,需要坚持与互相接力,每当帮到一个人,你能感受到更多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