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学 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金 艳

    街道是县(市)区的派出机构,长期以来运行机制存在着先天不足,特别是在党内民主建设上,缺乏党代会制度机制,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亟待突破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为基层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从2014年开始,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紧紧抓住上级赋予的试点契机,深入开展了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创新试点工作。通过建制度、搭平台、强保障、促发展等途径,全面落实党内民主,扩大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初步构建起具有街道特色的党员代表会议制度。

  一、构建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机制,必须彰显特色、科学设置

  戚家山街道位于北仑区西北隅,辖区路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街道居住总人口6.3万人,下辖5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企业400余家,2014年街道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94.8亿元,正常性企业税收9.13亿元,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开展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试点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特别是街道辖区既有大规模企业,又有社区、农村,既不是纯粹的城区街道,也不是完全的农村乡镇,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试点工作难度更大。我们统一思想、克服困难,从街道的实际特点出发,围绕建立制度体系、活动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制度机制。

  1、以“四种制度”为主体,建立一体化的规范体系。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延伸,街道积极探索发挥基层党员代表作用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制定完善了党员代表任期制度、党员代表年会制度、党员代表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制度以及党员代表提案制等4项基本制度,使工作开展有据可依。在基本制度的保障下,街道党员代表不但在会议期间发挥着代表的作用,而且在闭会期间同样发挥着切实有效的作用。如2014年,安排基层党员代表开展专题视察调研4次,通报重点实事工程进展情况3次,党员代表共提出提案13件,切实发挥了党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党员代表履职由“一次性”走向“常态化”。

  2、以“三类活动”为桥梁,搭建双向型的交流体系。为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疏通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类活动”机制,搭建了党员代表与党员群众之间的双向交流通道。建立“党员代表接待日”活动机制,规定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8日为“党员代表接待日”,听取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解答有关问题。建立“党员代表工作室”活动机制,为推进“小浃江专项整治”和“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完善”两项实事工程,创建成立“五水共治”党代表工作室,由10名党员代表组成,分4个小组,分别联系不同片区,负责各类基层治水事项。建立党员群众“民主恳谈会”活动机制,对于涉及街道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党员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街道、社区、村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民主恳谈会,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基层党员代表实行民主权利。

  3、以“四项保障”为基础,强化立体式的支撑体系。即组织保障,在街道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成立街道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相关事宜,切实保障组织实施的工作经费。人才保障,按照各阶层、各行业的党员人数比例,经过民主推荐和直接选举,确保各领域党员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当选党员代表。责任保障,强化党员代表的责任制,做到有明确任务,有具体要求。如2014年街道党工委列出了13项重点实事工程,,并通过投票最终选出10项,要求党员代表围绕这些实事工程,建言献策、民主监督。考评保障,对党员代表参加集体组织活动的次数、开展调查研究的场数、提出建议的个数和为民办实事的件数,进行登记在册,年底考评,确定履职等级。

  二、优化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绩效,必须讲究方法、勇于实践

  街道率先实施党员代表会议制度以来,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内民主氛围不断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尤其是在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权利制约机制的完善、民主决策化水平的提高上,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增强了党代表的参政热情。包括年会制在内的一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赋予了党员更多的民主权利,保证了他们能够经常参与党内重大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履行好党员的职责。在闭会期间,通过一整套制度保证和一系列的考察学习活动,使党员代表仍可以发挥作用,提升了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特别是街道通过“党员代表接待日”、“民主恳谈会”等平台,发挥了党员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使街道的重大决策和关系街道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党员代表传达给广大党员群众,而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党员代表反映,形成了党组织、党员代表和广大党员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党员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2、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实施党员代表会议制度,能够有效地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有效防范权力过分集中和权力随意使用。在党员代表会议制度下,街道党工委要接受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监督、街道党员代表会议代表要接受本选举单位党员监督,这样就直接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置于代表和党员的监督之下,理顺了权力制约的程序,促使领导干部更加“眼睛向下”服务群众。街道党工委、纪工委每年要定期召开党员代表会议,报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接受党员代表的审议和监督。凡涉及到街道重大项目实施以及重要事项等问题,一律经过党员代表会议集体讨论,表决须超过全体党员代表的2/3赞成方为通过,有效建构起基层党内民主的监督机制,推进了基层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3、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了民主决策化水平。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实行年会制,转变了领导方式和决策方法,对街道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关乎居民群众利益重要事务的决策主体,从原来的街道党工委或个别领导干部,扩大到了全体党员代表。每年一次的年会制,既是研究工作、讨论问题、民主协商的会议,也是改进作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会议。街道党员代表会议通过闭会期间的街道党内情况通报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代表调研视察制度、代表提案制度等制度设计,初步建立起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使组织决策更加体现群众利益和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失误,推动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三、拓展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新路,必须着力突破、完善提升

  戚家山街道在试行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有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突破,完善提升,才能把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落实得更加科学有效。

  1、创新会议组织形式,树立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权威。充分考虑到街道作为派出机构没有党代会、人代会的特殊情况,除了安排选举出席上一级党代会的代表、听取和讨论街道党工委、纪工委的工作报告,进行民主测评等议程之外,还需要增加办事处向党员代表做年度工作报告或说明等议程,以便弥补办事处工作缺乏本级党代表的监督这一制度性缺陷。同时,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要在会议审议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打破代表组别的界限,让党员代表自主选择专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恳谈会。

  2、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增强党员代表履职能力。需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党员代表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党员代表的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培养党员代表对党的政策法规的了解,对党员代表会议制度的认知,对民主决策程序和工作方法的掌握,切实提高党员代表的理论素养、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履行党员代表的职责。一方面,组织集中性的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另一方面,组织党员代表到其他单位交流学习,提高履职能力。

  3、完善党员代表接待日制度,畅通党员群众的交流渠道。党员代表接待日活动,是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制度在闭会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沟通党员代表与普通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逐步增加党员代表接待日次数,固定党员代表接待日的时间和地点,以利于党员代表与普通党员、群众及时、高效的互动交流,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要进一步完善通报制度,把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采用情况通报会、专项简报等形式,让党员、群众了解党员代表工作日的动态,使党员代表接待日成为党员、群众解决问题的高效渠道。

  (作者为北仑区戚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