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手笔写小文章

———读董鼎山《纽约客随感录》有感

  蔡体霓

  今年3月,我在宁波书城买了董鼎山先生的新著《纽约客随感录》。说是新著,其实就是前几年在纽约《侨报》周末版《纽约客闲话》专栏上发表的文章的结集。这些文章是作者年近90岁时写的,持续了两年有余。照董先生说,专栏定名为“随感录”,乃是仿效巴金先生所写的《随感录》,目标是“什么都是我的写作范围之内”。读书观感、时事感触、个人思索,还有不少话头引发读者感慨,从中感受到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不犹豫,也不抑制”的愉悦的写作状态。

  这种开放姿态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董鼎山先生还深深记得当时《申报·自由谈》对他的影响。忆及此,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幼年时向往思想自由飞翔的心灵,至今我年临九十,还是一股孩子心情。”董先生的文章一般在1000多字,长一点也就三四千字之间,笔致平淡自然,处处机趣。一些谈书的短文,点睛之语常常叫我惊奇,这是大手笔写小文章,有一种学养深厚的洗练。

  多年来,我爱读董鼎山先生的文字,他的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常有发表。1997年5月,我买过董先生写的《在纽约的书房里》,此书在江东一个小区的私营书店里购得,书店在桥头旁,店名叫“三味书屋”,店主选书的眼光不错,可惜,没几年这家书店就关门了。18年前的那本《在纽约的书房里》,内容多是欧美文坛见闻及读书随感。我看他的文章,用句俗话形容,就是“洋气”。异国的文化气息弥漫纸上,又时时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文化乡愁。董鼎山先生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剖析能深入骨髓。

  《纽约客随感录》里有一题为《至爱兄弟不了情》的文章,说15年前,作者兄弟俩本想合写一本回忆录,后来耽搁了。从1978年开始,董鼎山先生几乎每年回国一次,每次在遇到旧友新知时,总被介绍为“董乐山的哥哥”,觉得弟弟在文化界的名气很响亮。文中叙述兄弟俩在思想上的隔阂,写得真切也不转弯抹角了。我记得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就是董乐山先生翻译的。

  董鼎山先生1989年从纽约州立大学退休后,有人问他是否寂寞无聊,他就指指书房、卧室、客厅里大堆散布的书籍、杂志、报纸,意思就不必解释了。他说除了旅行之外,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过了22年,他在“随感录”的《不是“绮丽”的散文》中感叹:“我的书房中未读的报纸、杂志、新书(中英文都有)堆积如山,常怕自己没有余下时间来完成。”一个九旬老人钟爱阅读写作的情怀跃然纸上。书中有不少篇章谈及“书评”。其中《一本不偏不倚的杂志书评》就是介绍《纽约时报书评》挑书作评的过程。严格的程度,严肃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当然,每年从几万本新书中滤选出100本佳书,对读者而言,是十分可靠的。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董鼎山先生忆及小时候在宁波江北上小学,说到了春天里,景色都是“发青的”。他1922年生于宁波,后远离故土,即使说普通话,也有很重的乡音。在“随感录”里提到,若在电脑上用拼音打字要查字典,“怎能写出一篇一气呵成的文章”。故他在答应《纽约客闲话》专栏的约稿时,提出首要条件是只能用手稿。可我一旦想到了董鼎山先生这样的年纪,还能伏在案上挥笔疾书,真是钦佩极了。

  《纽约客随感录》一书的前面有四帧照片,前三帧是董鼎山先生与人合影,最后一帧是他立在草坪前的个人照,戴副眼镜,穿件细格子衬衫,束在西裤内,两手插在裤袋里。读他的文字,也会想起董先生那种风度翩翩、谦恭含蓄、温文尔雅、魅力十足的形象。他说:“《纽约客随感录》不一定是我最后一本文集。如是的话,我将此书献给五月。”五月是商务印书馆一个编辑的笔名。读了这段话,我还是期待董鼎山先生能写出下一本新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