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3日,救援人员在沉船现场展开营救。 (新华社发) |
据新华社湖北监利6月3日电(记者陈二厚)6月3日一大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冒着大雨,再赴客船翻沉现场,统筹指挥救援工作,看望在一线争分夺秒、在恶劣天气中通宵作业、轮番下水的潜水员等救援人员。 江岸边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李克强向正在轮换休息的潜水员们致以问候,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水下状况,称赞潜水员们了不起,给遇险乘客带来生的希望。在码头边的趸船上,救援人员刚刚搜救出几具遇难乘客的遗体。李克强及随行人员向逝者鞠躬默哀,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随后,李克强登上指挥船,再次驶往客船翻沉现场江面。指挥船抵达沉船附近时,李克强冒雨登上甲板。现场,连夜调集过来的大型装备正在紧张作业。李克强仔细查看。他说,生命至上,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用百分的努力、万分的奋斗,抓紧搜救人员,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调集的装备要统筹、科学、更有针对性地施救。他要求随行同志针对下一步情况,继续抓紧做好各项救援工作。 新华社武汉6月3日电(记者王贤)记者在“东方之星”翻沉事件救援现场获悉,截至3日19时,救援人员已打捞出21具遇难者遗体。目前,“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已发现26具遗体,另有14名幸存者。 海军前方副总指挥董焱介绍,3日凌晨3时40分至12时,海军救援部队打捞出12具遇难者遗体。现场救援指挥人员称,下午相关部门组织的救援力量又打捞出多具遗体,目前共发现26具遗体。 记者在沉船施救现场看到,2日19时许抵达现场的1艘500吨级打捞船正在紧张地穿绑钢绳、吊机等救援设备做作业准备。现场多位救援人员透露,多艘大型打捞船舶正在紧急驰援中,为船体切割做好准备。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齐中熙)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获悉,目前针对“东方之星”轮的水面搜寻和水下探摸24小时不停歇同步进行,共有180名潜水员、202名其他搜寻人员以及两艘500吨级工程吊杆船、1艘160吨级工程吊杆船投入现场开展搜救作业。 目前,前方搜救力量正在本着“救人第一,方案科学,处置有序,作业安全”的搜救理念和指导原则,水面搜寻和水下探摸24小时不停歇同步进行,千方百计全力搜救。 海上搜救中心综合处处长殷杰表示,目前,现场已通过工程船舶对“东方之星”轮进行了固定,防止船舶因水流影响导致位移。 新华社武汉6月3日电(记者李鹏翔 梁建强)3日下午,长江客轮“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第3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目前救援工作坚持救人第一,潜水员正对舱室进行逐一摸排、搜救。待打捞船全部到位后,将实施船体打捞工作。 徐成光说,经过搜救专家集体会商,决定先继续采取潜水员水下探摸搜寻的方式,开展沉船内被困人员的搜救工作。一个舱室一个舱室摸排,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待调派的打捞船全部到位后,将实施船体打捞工作。截至3日下午,已有3艘打捞船赶到现场,还有两艘正在赶来的途中。 新华时评 期盼救援灯火点亮生命之光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长江,牵动万亿人心。从6月1日晚事发至今,搜索救援通宵达旦,分秒必争。最新消息显示,多名遇险者先后成功获救,但仍有400余人生死未卜。“人命大于天”,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绝不放弃。 这是一场生命接力大营救,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多一分努力,遇险者可能就多一分生还希望。刚刚过去的2日夜,是一个不眠之夜。身穿橘红色救生衣的救援人员彻夜奋战,几百名潜水员轮番下水、挨舱摸排。暴风雨中,莫测阴冷的江面上,救援的灯火虽显微弱,却能穿透黑暗,照亮人心,因为这是顽强不息的生命之光。 重重挑战之下的坚持,愈加凸显生命的分量。不抛弃不放弃,就总能怀揣一丝希望。2日,一位潜水员在施救时,毅然让出自己的氧气罩装具,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船员的事迹,令人感动,也给人希望。人们期待着,毫不松懈的救援会带来新的奇迹。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