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都市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读完252部作品不只是体力活

□刘效仁

  5月15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正式公布,共有252部候选作品,贾平凹的《古炉》和《老生》、苏童的《黄雀记》、韩少功的《日夜书》、王安忆的《天香》、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和《陆犯焉识》、王蒙的《这边风景》等在列。根据评选流程,每位评委要在3个月内读完所有作品后进行实名投票,诞生10部提名作品。业内人士质疑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阅读量如此之大的评选过程中,是否会有评委只根据作者的知名度来投票(6月2日《中国青年报》)。

  在一个年创长篇小说数以千计的大国,要想将佳作一网打尽显非易事,遗珠之憾在所难免。诚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阅读同样没有发言权。而要在规定的时限内通读乃至精读所有252部候选作品,首先是个体力活、眼力活。何况每部长篇小说短则数十万字,长则一百多万字。

  根据3月13日再度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评委“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言下之意,评委中70岁左右的老人或不乏其人,无论其体能还是眼力,要在3个月内读完所有候选作品,难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的陈晓明表示,“不可能所有评委对200多部作品有充分的发言权,所以评委们会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部分作品。”即便如此,每个评委仍将阅读几十部长篇巨著,还要给出公正权威的评价,只能勉为其难。

  阅读候选作品并给出定评,除了体力、眼力要求,更要有文学鉴赏与批评的真功夫。一部长篇小说不只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也不只记述了主人公的生命史,还囊括了他所在地域、民族的发展史、文化史、民俗史。无论宏大叙事还是洞烛幽微,无论作品中的典型环境还是典型人物以及人物的典型性格,都需要通过细致的阅读才能够有所发现和洞察。而要在众多作品中鉴别高下优劣,更需评委们独到的见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精读原著,进入作品的内核,进而触摸作品独特的生命和鲜活的灵魂。也唯有如此,才能对作品给予公正而权威的评价。

  但就阅读量而论,评委能否达到这样的鉴赏境界,笔者表示怀疑。这样说来,业内人士的相关质疑并非无的放矢,更非有罪推论。近些年,公众对于中国文学奖项的评选多有诟病。上一届2011年茅盾文学奖“十强”揭晓之后,质疑声就此起彼伏:十部作品有八部出自各地作协的主席或副主席之手,有人笑称茅奖应改名为“作协主席奖”;获奖作品并不畅销,在书店少有人问津;20天从187部作品中评出5部,速度之快,让人质疑61名评委或许根本没有通读过所有作品……(2011年5月20日《国际先驱导报》)那么,之所以投赞成票,可能就是“跟着作家的名气走”。

  笔者认为,要改变文学奖屡遭质疑的尴尬状况,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当下的评奖机制,变评委垄断为开门评奖,让广大读者广泛参与。这既是减轻当下评委阅读量超负荷的根本办法,也是文学奖评选更加公正与权威的有效途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