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学生在书店门口草地上阅读。 |
编者按 从10平方米的弄堂小店发展到2100多平方米的商圈旺铺,成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地标,带动更多人读书、爱书,奉化三味书店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或有裨益,值得探究。 □本报记者 徐 欣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凌青 通讯员 江幼红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阅读方式的改变,“书香”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国内一些实体书店纷纷凋敝甚至倒闭。但在奉化,有这样一家民营书店,从1994年开业时10平方米的弄堂小店,到如今发展为2100多平方米的商圈旺铺,成为全省县级市中规模最大的民营书店和宁波市经营面积最大的实体民营书店,年客流量达100万人次,被列入宁波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就是风雨中坚韧成长的三味书店。这家奉化本土民营文化公司,从小本经营起家,担起城市“书香”道义文化传播的使命……20年执著追求,20年风雨历程,“三味”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 坚守的味道 做热爱阅读的“玩票者” 近些年,国内一些知名书店陆续停业,让人唏嘘不已。但也有一些书店、书展依然坚守着文化圣地,让人们看到了阅读市场的希望。 “我考察过很多书店,这些年越发感受到,开书店着实不容易!”坐在办公室满墙的书籍前,三味书店总经理卓科慧回忆起创业经历颇有感慨,“1994年开业时书店只有10平方米;搬到惠政路面积扩大了一倍;2011年搬进170平方米店面;搬到南山路时已经有了1500平方米; 【下转第4版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