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锐观察,再出发

  图为《药行街》剧照。

  今天,本报文体新闻部文艺评论栏目《锐观察》再度出发。

  “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的文化报道如何从纷繁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突围而出,进而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去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镜子,是疗治不良创作症候的良药,是引导文艺创作多出精品、提高百姓审美趣味、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重要力量。

  从平面专业媒体角度而言,我们更愿意把文艺评论当作在对作品进行认真文本观照或对文化现象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梳理后,为读者提供的一种思想和价值,这也是主流媒体在这个时代存在的责任。

  锐观察,需要作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有建筑在真实感受上的评论才会有生命力。当然,敏锐的视角、锐利的思想也需要开出“灿烂的花朵”。

  锐观察,是对文艺作品的评论,也可以是对文化现象、事件、话题的评论。它注重本地,但又放眼国内乃至世界。

  锐观察,需要评论者的良知和担当,需要被评论者的理解和宽容,尤其需要读者的关注和关爱。

  我们会尽力而为。  (易 水) 

    《药行街》热播的冷思考

    宋臻

  《药行街》是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广电集团都市文体频道联合推出的甬剧情景系列剧,计划拍摄52集,每周日19:05在宁波电视台第三频道播出。开播至今,观众好评不断,收视率屡创新高,长期保持着本地电视节目收视冠军的位置。

  这部将甬剧和传统电视媒体嫁接的连续剧开播以来,取得了几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观众关注程度之高令人意外,甚至有网友在本地网络论坛上写公开信,呼吁编创人员为剧集保持品质而努力,避免该剧在编创中出现“注水”现象;

  二是观众对甬剧这一传统地方表演艺术的热情被重新激发的程度令人意外,从开始编创人员担心观众会对剧中唱的部分反感,到如今观众主动要求增加唱的比例,让编创人员始料未及;

  意外之三,不少年轻人表示周末会陪同父母一道观看这部反映家庭伦理的剧集,把看《药行街》当成了增进与家人间的亲情对话与交流的机会,实属难能可贵。但是,对《药行街》的热播不妨多一些冷思考。

  《药行街》的热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态勇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求变求新。二是电视媒体更加精准地分析收视群体和根据群众的观感及时调整拍摄计划。甬剧,俗称“宁波滩簧”。历史上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地区,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地方戏剧种。遥想当年,甬剧有过自己的辉煌期,《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热演的时候,用万人空巷、一票难求形容都不为过。时至今日,上了年纪的宁波人回忆起当年看滩簧戏的那股热情劲儿,完全不亚于70后、80后大谈特谈电影《致青春》。

  然而,在观众文化消费习惯追求多元化、便捷化的时代背景下,甬剧也正面临着进剧院观众人数减少、年轻观众群体培养途径缺乏的现实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摄甬剧情景系列剧,未尝不是一次勇敢的尝试。虽然,这不是甬剧第一次“触电”。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螺姑娘》就曾被拍成戏曲电视剧,还曾获过电视剧飞天奖的单项奖。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毕竟是电视的“黄金时代”,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移动互联网,电视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渠道。虽然近年来甬剧的传承和保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面临着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等现实问题。因此,重新与电视媒体联合,主动适应电视拍摄的需要,拓展自身的传播途径,是甬剧自身求变求新的勇敢尝试。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除了一些现场直播的综艺类节目,年轻的观众已经很少再等在电视机前面看电视了。数据分析表明,推高《药行街》收视率的主要还是那些不擅长使用互联网点播技术的观众。当下人们日益不满足于电视节目的“被”安排,更喜欢主动掌控自己观看的时间。这种愿望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剧如何打动人?显然必须从观众的现实感受出发,剧本边拍边写,适当根据观众的感受和反馈对剧情脉络进行微调,这对电视剧制作而言,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一个星期只播放一集的做法也被观众戏称“太吊胃口”。但也正因为如此,《药行街》才能及时了解观众的评价,真正做到价值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统一。

  将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与现代电视剧的制作方式融合,是创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传播甬剧所做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探索不能停下脚步,而应大胆前行。无论是甬剧还是电视剧,只有不断以群众的需求为视角,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才能打造出更多类似《药行街》那样具有本土文化竞争力的作品,以满足观众日益挑剔的观赏眼光。

  一幅好看的市井长卷

  ———我看甬剧系列情景剧《药行街》

  赵淑萍

  我没有看电视的习惯,但是,每到周一,就在宁波广电网上看《药行街》的最新视频。

  《药行街》是甬剧系列情景剧。它既有先前宁波几部方言剧的幽默诙谐,同时,又间或插入甬剧的唱段,让人兴味盎然。对甬剧的传播来说,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方式。

  在艺术作品中,“街”历来可大做文章,把一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融进去。米格尔大街、芒果街、香榭丽舍大街、华尔街……都催生出了不朽的名著。这条药行街,就是民国宁波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剧中人无意间提到的状元楼的冰糖甲鱼、锅烧河鳗和宁波人家的“长下饭”咸齑、臭冬瓜、酱豆腐、龙头鮳,蕴含宁波的食文化。阿毛饭店、华美诊所、得月钱庄、红帮绸缎店、四明内家拳等,都有着鲜明的宁波印记。“沙泥地”(形容酒量大的人)、“铁丝克罗”(吝啬鬼)、“田鸡箩倒翻”(众口嘈杂)、“抬城隍”(怂恿别人瞎奉承)……原汁原味的宁波方言俯拾皆是。

  特别是第十一集《贪小失大》中,街民们恨透了敲诈勒索的警察吴高升,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可以出气的机会,可谁也不敢做“出头椽子”。这时,妓女阿丽说那些男人“讲讲纯劲道,做做瘟跌倒”,此言一出,加之风尘味极足的动作,顿时“笑喷”。初次听到这句老话,虽然从字面上就能猜出意思,但还是去网上查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的时候来劲,做的时候却像生了瘟病,站不起来。又有其他版本,奉化人是这样说的:“讲讲神仙阿爸,做做瘟贼一只。”还有“忖忖好像诸葛亮,做出事体三勿像”,也有些相近意思。宁波话的风趣,在这里可“尝鼎一脔”。这部影视剧无疑对宁波的民俗文化也是一次再传播。

  演员,既有剧团的专业演员,也有大量群众演员。其中不少演员,演过老版、新版的《得月街》,这次自然是驾轻就熟。梅花奖得主王锦文初次在剧中以“男装”扮相示人,又有一场扮道士驱鬼的戏,让人耳目一新。陈安俐和吴刚在《猝死之谜》中“飚戏”,让人连呼“过瘾”。主持人王阿姨、青青,阿敏、甬剧名角虞杰、严耀忠、陈雪君等都表现不俗。而给观众惊喜的是一些青年演员。苏醒在剧中颠覆以往形象,演一个落魄的纨绔子弟姚三江,演得让人感到既可怜又可恨。听说,柯珂是甬剧团一个非常文静的姑娘,她居然把一个浅薄、轻佻、馋嘴而又缺心眼的二太太演得那么传神。杨勤儿的“包子阿三”表演得也不错。一出戏毕竟只有一两个主角,而这条街可以让许多市井人物露面,给更多的演员以展示的机会。

  因为看《药行街》,相信有像我一样的观众,对药行街的历史变迁发生兴趣。药行街,早在唐长庆元年宁波建城时就是交通要道,当时称“砌街”,后又称“三法卿”,1929年改名为药行街。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药行街热闹非凡,各地药材聚拢这里进行交易,然后又运往大江南北,因为三江口便利的交通,又由于宁波是浙贝、元胡、白术、麦冬等浙药的集散地,且当时钱庄林立,许多商帮乐于到宁波来。“七七”事变以后,一批老字号药店相继停业,药行街药业由鼎盛转向衰落,木材行、家具店、杂货铺唱起了主角。这条街上,又有许多历史的遗存,天主教堂、工人文化宫、群众艺术馆(展览馆)、灵桥日用品市场都是老宁波不能忘却的记忆。

  在广电网上看了30多集视频,感觉“卖身葬父”“神秘侠盗”等个别剧集比较生硬,有种“塞”进去的感觉。又或许是多人编剧,剧集与剧集之间的风格也有些不同。有的过于夸张,过分追求滑稽、讽刺的效果而缺乏令人回味的意蕴。有的前后剧情和细节之间缺乏照应。俄国小说家契科夫曾说: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意思就是戏剧中的一切细节要发挥作用。《药行街》虽说每一集相对独立,可是前后之间必须有关联。这样,播完50多集时,观众心中会有一条街,那街有多长,市井画卷就有多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