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平 通讯员陈晓明 吴世浩)为将以前排放掉的高炉煤气充分利用,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余能发电厂规划室主任陶红卫带领10多名研发人员,经过3年努力,于2011年8月建成并投运当时国内首台135兆瓦超高压煤气锅炉发电机组,该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其他钢铁企业推广应用。截至今年5月底,该机组累计发电21.8亿度,较国内燃煤高温高压机组发电效率提高了20%,节能量折合标煤约13.9万吨。由于该机组的显著节能效果及其他科研成果,陶红卫近日成为宁钢第7位教授级高工。 宁钢不仅拥有从炼焦、烧结、炼铁、炼钢直至热轧的完整钢铁生产线,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公司现有正式员工仅3250人。“这些员工中,除教授级高工外,还有137个人具有高级职称,584个人具有中级职称,助理工程师有859人,这些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近一半。宁钢作为北仑重要的临港大工业企业,无疑已成为一座人才的‘富矿’”。宁钢人力资源部人才开发处处长江锋说。 宁钢作为一家技术、资本、智力密集型企业,生产涉及上百个专业技术领域,对员工的技术素质要求比较高。要培养出一名熟练的炼钢工人就需要3年时间,宁钢为此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宁钢大讲堂”主要培训310多名各类管理人员。宁钢领军后备人才培养主要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参加培训的人员有30多人。从2008年起,宁钢积极利用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已培养出了110多名在职研究生,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宁钢冶金硕士班40名学员已进入论文答辩阶段。“虚拟职工学校”主要采用网络学习和面授答疑的方式,主要针对1000多名一线操作员工。 完善的培训机制使宁钢的人才集聚优势越发明显。仅今年,宁钢就有2人获评教授级高工,11人获评高级职称,16人获评中级职称,12人通过考试获得技师资格证书。 有了优质的人才,宁钢的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自2007年至今,宁钢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0项,开展171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了105项科研成果,其中宁钢1#高炉快速开炉、烧结“两机一塔”脱硫工艺的开发与应用、高直接热装率综合生产技术研究3个项目获宝钢集团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三等奖;宁钢“建设协调高效、敏捷交货的一贯制制造管理体系”同时获宝钢集团管理创新重大成果奖和中钢协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近几年,公司科研成果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雄厚的人才资源,为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宁钢年人均钢产量1300吨,远高于国内同行业人均吨钢产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