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鲍贤昌痴迷修志二十余载

本报记者 南华 通讯员 惠芝

  今年64岁的鄞州区首南街道鲍家村村民鲍贤昌,最近又出版了新作《四明风韵》,这是他辛苦跋涉四明大地,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人文胜景中撷取百来个具有代表性的游记故事编写而成的。

  只有初中文化的鲍贤昌是鄞州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种过田、当过兵,还担任过企业保卫干部,酷爱地方历史文化。1994年,一篇关于象山一七旬老人历时数载义务修志的报道激起了他对地方文化的探究热情。鲍贤昌决定要为有近千年历史的鲍家村修志。他刚开始编村志时,可谓是“一无才”、“二无财”、“三无人帮忙”,然而他靠自己的毅力和意志,起早摸黑,历经两年、三易其稿,终于独自编撰出版了《鲍家村志》。此书后来被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通志图书馆、浙江省档案馆收藏,成为鄞州区第一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村志。接着,鲍贤昌一发而不可收,又连着在1999年编成涉及宗谱、族源、庙墓、诗文等洋洋7万字大观的浙江省首部村志外编———《鲍家村志外编》;2003年,又出版了《鲍家村志外编补遗》,至此他顺利完成了“村志三部曲”。

  从握笔修志的那一刻算起,鲍贤昌至今已走过了21年创作之路,先后参与编写了《四明寻踪》《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四明史话》《宁波老桥》等作品,累计创作字数百万余字,成为市作协会员兼宁波文化研究会会员……他笑称自己从农民“修”成了正儿八经的文人。

  2005年,鲍贤昌遇到了一个志趣相投的伙伴———横溪镇河头村村民、比他年长9岁的陆良华,从此,他俩常常身背水壶干粮、脚踏自行车,走乡穿村、翻山越岭,探寻散落在鄞州大地的文化碎片,摸清古镇古村落的历史环境。2012年,他们精心编写、长达30万字的《探寻古鄞》终于出版,全书分“古城鄞县”、“鄞东寻踪”、“鄞西觅迹”、“东钱湖畔”和“四明胜迹”五部分共90篇文章,内容涉及鄞州古老的府治、县衙、书院、古村、老桥、祠庙、牌坊、烽火台、古战场等,为保护鄞州地方文化做出了贡献。

  随着考察、创作成果的不断收获,鲍贤昌、陆良华目光放远,脚步更勤。一次在象山蒙顶山,他们沿着陡峭的千年古道疾步登顶,因天气炎热加上疲劳,陆良华差点晕过去;在慈溪伏龙山下,他们沿海塘步行十多里,寻找抗战时期的碉堡群无果,后在当地好心村民的协助下,终于在浓密的桔林中找到了碉堡;在镇海金鸡山,他们为寻找浙江提督欧阳利见的“督师御敌处”石碑,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攀登,裤子被勾破了好几个洞……但这一切都无法挡住他们寻觅四明大地文化宝藏的脚步。

  鲍贤昌新作《四明风韵》是《探寻古鄞》的姐妹篇,展现了四明大地悠久灿烂的历史画卷。被他们自发保护地方文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感动,甬上著名书法家曹厚德欣然挥笔为新书题写了书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邵孝杰为本书作了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