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曾给市、县委书记们念过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县至1954年10月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区划调整止,一直为慈溪县治,历时1217年,是中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慈溪县历代历朝的县令或知县,心存百姓的“好干部”不胜枚举。 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慈溪县列入名宦传的有132人,现略列若干,以志纪念,也为当今者鉴。 勤政廉洁的县令———张颖 张颖,宋端拱元年(988年)任慈溪令,以廉著名。县志记载:他持身廉介,“虽一文不妄取”。时受宋太宗嘉奖,奖谕云:“令长之任得以施异政而亲吾民也”。后来,人们立庙纪念他,县衙内建有清清阁,也因为张颖的德名之故。 尊师重教的县令———林肇 林肇,宋庆历五年(1045年)任慈溪令。慈溪县城(今慈城)原只有孔子庙,无县学,且孔庙已破败不堪。林肇到任后重新选址(即今之慈城镇竺巷东路55号),重建孔庙,并在其四周建造学舍、讲堂。同时,在邻县———鄞县令王安石的帮助下,聘请到德才兼备、时称隐君子的杜醇先生为县学教授,收受县弟子到县学上学。从此,以慈城为中心的慈溪县,学习之风逐渐鼎盛。500余人登进士第,有史可鉴的儒学著作不下2000部。 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知县———贾奭 贾奭,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授慈溪知县。他“存心公恕,莅政忠勤”,鼓励、引导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并兴办八方集市。当时,慈溪县为贡茶产区之一。茶农在上交贡茶时,需要额外增加所谓的“耗折”,官署还向茶农收取其他浮费,如祭祀费等。贾奭到任后,将之一概剔除殆尽,减轻了茶农负担。 明于断案、廉洁奉公的知县———黄兆台 黄兆台,嘉庆十九年(1814年)调慈溪任知县。史载他“老成练达,精于听断”。凡民有事诉讼,他都要求双方详细述说情由,然后进行合议审判,并亲自书写判词交于各方。由于判案公正,即使是受到训责、惩罚的一方,也心悦诚服,不为之怨。有一年,慈溪县遭遇灾害,发生饥荒,黄兆台劝捐办赈。赈灾以后,留下的即使是糠秕也全部变卖后充实公用。黄兆台用这次赈灾后的余款九百贯,在慈城东门附近购地建造德润书院,为诸生讲诵之用。他又捐出自己的薪奉作为“膏火”。这一举动感染、鞭策了周围的读书人学习更加勤奋努力。(赵良甫 程丽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