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央央)今年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天一阁书院邀请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作《石刻与中国文化记忆》讲座,百余名市民聆听了程章灿讲述石刻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记忆文化媒介,具有怎样的特色和意蕴。 石刻因其材料易得技术简便而远胜钟鼎,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普适性、广为人知的一种记忆文化媒介。程章灿教授说:“中国有非常发达的记忆文化,从结绳记事到刻于金石,这还是比较初级的,到史书的出现,才发展到了很高的境界。这其中,石刻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石刻能够对正史起到订正、补充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形式相当特殊的记忆文献。中国的石刻非常多,历史也非常悠久。” 程章灿教授还着重分析了中国石刻区别于其他国家石刻的特点。第一点是体制形式的特色:碑志形制虽然各地各代不尽相同,但大致体式是一样的,而且,刻石时对石材选择非常重视。唐代的很多巨碑到现在一千多年,敲上去还当当作响。一些名家书写的碑刻经过无数次棰拓,依然完好。第二点是文章形式的特色:石刻文章绝大多数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碑文。碑文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散文的序,一个是韵文的铭。第三点是艺术形式的特色:刻石要请书法家来写,碑上的篆额、墓志的篆盖,都要请当时的名家,旁边还刻一些纹饰,极具艺术价值。第四点是文献形式的特色:石刻文献有三种形态:实物的石刻、拓本的石刻和录文与题跋的石刻。第五点是礼仪形式的特色:因为立碑关系到社会观感、家族脸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