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让我们听见“屈原”的声音

  本报讯(通讯员友燕玲 记者陈青)“端午时青艾蒲翠,事古年深缕织长。年年端阳,承载旧事无数,忆得人儿几个。”昨日端午佳节,一场名为“听见·天一朗读·端午篇”的朗读会在天一阁状元厅举行。

  本次朗读会是继年初“听见·苍水”剧本朗读会之后,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策划的又一个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融合其他艺术样式的文化活动。今年的朗读会系列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为主线,围绕家国情怀、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慈孝文化以及团圆文化四个传统民俗主题,打造了端午篇、七夕篇、重阳篇和冬至篇四期朗读会,端午篇为首期。

  朗读会以“家国情怀”为主线,用朗诵、吟诵、戏曲、歌舞等形式再现了与端午有关的人物———如爱国诗人屈原、神话传说中的白娘子、小说人物翠翠、唐代明州刺史黄晟等。

  著名甬剧表演艺术家沃幸康昨天扮演“屈原”。身着长衫的“屈原”,手持竹简,用宁波方言朗读传世名篇《离骚》和《天问》中的章节。用宁波方言朗读楚辞,是本次朗读会别出心裁的创意。宁波方言保留着汉语中的古音遗韵,承载着古老的文化记忆,由甬剧表演艺术家演绎,别有一番韵味。

  除了“屈原”,朗读会上还有广为大家熟知的与端午相关的人物,如白娘子,由越剧演员、傅派传人吴明娟带来一曲《西湖山水还依旧》;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的经典人物翠翠,由效实中学的老师岑颖朗读摘选自《边城》中部分内容。另外,本次朗读会还邀请了盲人艺术家董鲁达,他与沃幸康共同完成《天问》的朗读。

  昨天的朗读会现场,还通过粽子、香袋、菖蒲等端午常见实物,设置了与观众的互动环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