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欢 农历的五月初五乃端午佳节。早在古代时,不管是民间还是庙堂都已经在这一天流传开了不少寓意深远的风俗。瑰丽万千,风雅高标的古典诗词也对这个节日里中国人独特的民俗风情有栩栩如生的描绘。极具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一首《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文人雅士们用生花妙笔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浮现于细腻笔触里的端午节!而我们循着这些浪漫优美的诗文,也自会寻见这个节日之所以长久盛行于民间的文化心理、历史根源和情感精髓。 按《隋书·地理志》的记载,端午竞舟的习惯始于百姓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到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唐朝一个擅诗文的武将张建封作有长诗《竞渡歌》,该诗将龙舟比赛时那种扣人心弦的气氛刻画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飞驶的船只如龙跃于水,波飞浪劈,声势夺人。“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参赛者个个夺标心切,目光急迫,对胜利的渴望更是溢于言表。当时紧张热烈的竞技场面凭借诗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诗末“竞脱文身请书上”一句实录了比赛获胜方纷纷脱掉衣服,请裁判官员在身上写个“上”字的情景。当年我曾对此句不甚理解。后来看到王建《宫词》中“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的句子后才知:叫裁判在身上写“上”字,是为了显示胜利的无上荣耀,是龙舟赛胜利者们特有的权利。清代诗人董平章也写过赛龙舟的精彩场面,不过他转换视角,将目光投放到了熙熙攘攘的观赛者身上。因为只有对这项风俗有浓厚兴趣,才会呈现“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执扇看龙舟”这般万人空巷观竞渡的场景。 端午节里百姓们热闹,君臣也会通过互赠夏衣这一文雅方式来联络上下间的感情。所谓的“夏衣”,是指用轻薄细葛制成的,既透气又舒适的衣裳。臣子若能得到九五至尊赐的夏衣,那便是莫大荣耀。大诗人杜甫就曾有过受赐夏衣的恩遇,(端午节皇帝赐夏衣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将此事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不知是不是礼尚往来,官吏也会向皇帝“进”夏衣。同样是老杜,他的《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记载:一位姓“向”的官僚要带件高级夏衣去长安奉献皇上。杜甫送别他时写:“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在传统诗文中,一般只有仙人的衣裳才被形容为如云似雾,这里将此衣拟为云雾,可推想此“御衣”绝非凡品,一定是布料上乘,质地轻柔,做工精细。 诗人T.S艾略特说:四月是个残忍的月份。而在我们中国百姓的眼中:五月才是“恶月”,双五重叠的“端午”更是恶月中的恶日。“五月到官,至晚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等充满迷信色彩的民间俗语至今有所流传。据说“道君皇帝”宋徽宗甚至将自己本来在端午的出生日给改成了十月十日,足见这种信仰之深。而上行下效,慢慢地,端午这天人人都在想办法辟邪防祸。“绣额朱门插艾人,羞将角黍近香唇。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五代文学家和凝的这四句诗说的是在手上套长命索,在门上插艾草以防邪祟的习俗。“长命索”用五色丝线编成,因古人是以五色(红、黄、青、白、黑)对应五行,取其相生相克之意。而清香的艾叶中含有花香油,有杀虫功效。端午时节插于门上,可阻蚊虫。 至于在端午食粽这个大家最喜闻乐见的风俗上,诗家也是情怀豪阔,不吝笔墨。陆游“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写的是裹粽;元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描摹的是粽子的精美外表;而清朝林苏门“豚蒸河粳米,白腻透鲜红”一句分明表达出自己是火腿肉粽子的超级粉丝。当美食大家苏东坡吃完蜜饯做馅的粽子后,则为后世留下“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古人一般将粽子叫作“角黍”,唐朝人也叫“蒸裹”或“绿荷包”,这并非杜撰,同样有诗为证:“青箬裹塩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语出自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