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颂宽在给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讲“万人坑”的故事。(徐文杰 摄) |
寻访地点:象山县茅洋镇“万人坑”遗址 寻访内容:日本侵占砩矿并虐待劳工 讲述人:朱颂宽,88岁,茅洋镇退休干部 □本报记者 杨静雅 王佳 在山脚下的一片农田间,一块斑驳的石碑上写着“万人坑”三个字,石碑旁边,有一个用铁栅栏围起来的大坑,里面放着一堆白骨,上面用玻璃罩子罩着,旁边摆放着几个大大的花圈,这就是“万人坑”。在离坑不到20米的地方,有一个亭子,亭子下面立着一块石碑,介绍“万人坑”的由来。 “其实,‘万人坑’的‘万人’是虚指,说明当时被日本人折磨死的人很多。历史研究者确定的数字是:1941年5月至1945年5月,日本人侵占茅洋砩矿的4年中,共迫害了2700名中国人,包括我的父亲……”站在“万人坑”遗址前,88岁的朱颂宽说话声音有些颤抖。 这份“万人坑”和日本侵略军在象山罪行陈列馆讲解员的工作,朱颂宽已干了十多年。这几年来,他独自一人每年要接待上万名参观者。 朱颂宽出生在茅洋,他出生时,父亲已近40岁。父亲对这唯一的儿子疼爱有加,虽然家里很穷,还是将他送到学校读书。可以说,他的童年是在青山绿水和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然而,这种美好的生活在他14岁那年,被日本侵略军打断了。 1941年4月19日,日军在象山石浦登陆,很快占领了象山大部分地方。当年5月18日,日军来到了茅洋,和日军一起来的,还有“华中矿业公司”的监工以及他们从安徽、山东等地抓来的500多名劳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控制这里的砩矿。 砩矿是冶炼钢铁的催化剂,茅洋砩矿1926年就由中国商人开始开采,远销日本。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后,需要炼制大量特种钢材,需要大量砩矿石作催化剂,日本人对茅洋砩矿早已垂涎三尺。 日军占领茅洋砩矿后,把砩矿附近3个村庄的村民全部赶走,将民居或改为宿舍,或拆后在地上重建营房,使数百户村民流离失所。 既要建房,又要开采砩矿,铺设将砩矿运出去的简易铁路和公路,外来的500余名劳工远远不够,日本人便开始逼迫本地人当劳工。 怕自己的宝贝儿子被抓去当劳工,父母将14岁的朱颂宽送到了象山的亲戚家。村里的年轻人都像朱颂宽一样躲到外地去了,日本人抓不到青壮年劳工,就放出话来:如果谁家不将青壮年叫回来,就杀死谁家的老人。 朱颂宽的父母迫不得已,将朱颂宽接回了家。当日本人逼迫朱颂宽家出劳动力时,父亲舍不得让儿子去,自己去了。 1942年正月,不甘心为日本人白白干活的父亲逃到另一个村子躲了起来,但很快就被日本人抓了回来,还被打成重伤,5个月后在伤病中去世。 日本人并没有放过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朱颂宽。因为年纪小干不了重活,他被派去搓爆破用的黄泥团子,一天要干10多个小时。 朱颂宽在砩矿里当了近4年劳工,目睹了很多劳工被折磨死的过程。劳工的居住环境很差,一个工棚内住七八十人,绝大多数人衣不蔽体,夜里烂稻草当被,白天赤裸着上身劳动,病死、饿死、冻死的劳工不计其数。 劳工的工作环境很差,矿井内毫无安全设施,几乎每天有人死伤。有一次,7个劳工发现矿井有坍塌的危险,想往外逃,可守在洞口的日本兵将他们赶进去干活,没过多久,矿井就塌了,7个劳工全部被埋在里面。在另外一次矿井塌方中,50多名劳工被活活压死。 砩矿上的医疗条件也很差,劳工生了病,便听天由命。1942年秋,茅洋发生瘟疫,大批矿工生病,奄奄一息的劳工被拖到小山上,任烈日曝晒、鸟啄虫咬。 劳工死后,日本人便将尸体往坑里一丢,坑内白骨累累。这个坑,后来被称为“万人坑”。 日本人的罪行不仅是迫害劳工,还要掠夺矿产资源。茅洋砩石矿被日本人占领的4年间,共被掠夺矿石10万吨,其中5万吨被运往日本,另外5万吨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海上运输线遭美机轰炸未能被运走。 相关链接 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目的,非法侵占砩矿只是日本抢夺资源的一个案例,在我市,还发生过很多抢占或控制资源的事。据市党史部门的调研,1941年日军占领宁波后不久,就将国民政府中央贸易委员会寄存在庄桥的全部物资和从民众那里掠夺的粮食、棉花、金属器皿等财物,装上30艘帆船运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