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财经新闻·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着,就要坚守!”

奉化一79岁老人为烈士守墓23年

  图为周洪富老人在烈士墓前。(朱和风 摄)

  □本报记者 朱和风 通讯员 卓建青

  奉化溪口壶潭村位于四明山麓、剡江上游,位置偏僻,山势险峻。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奉西工委曾在这里设立秘密交通联络站,开展抗日宣传和锄奸防特活动。原中共奉西区委委员周乐天、地下党支部书记周树春和原浙东游击纵队特派员周洪耀等人,为了革命胜利,已长眠在壶潭村。

  今年79岁的村民周洪富老人,1992年从教育系统退休后,坚持为烈士墓地清扫杂物,揩擦供台,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活着,就要坚守”的承诺!

  见证光辉历史的壶潭

  建党节的前一天,记者来到壶潭村,找到了这位值守烈士墓地23年的周洪富老人。老周满头白发,精神矍铄。他说,后门山安葬着当年壶潭交通联络站负责人周树春和另外几位烈士,都是壶潭村人,“我从小就听说了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给他们的墓地清扫,让烈士墓不再冷清,这是我的愿望!”

  壶潭村地处奉、余、嵊三地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上世纪三十年代,盘踞在原嵊县余家坑的顽匪徐涨东带着一伙人对壶潭村烧杀抢掠,激起了该村百姓的愤怒,村民组织了自卫队。1939年,周乐天等地下党员借助村民抗匪保家的热情,秘密建立了壶潭村党支部;次年5月,朱洪山又以在壶潭小学教书为掩护,秘密担任壶潭自卫队指导员,开展抗日宣传和锄奸防特等活动。

  “我们壶潭村见证了那一段历史。1940年,为开辟奉西至宁属地区的交通线,中共奉西工委在村里开设了交通联络站。”老周说,“村自卫队还在中共奉西工委的领导下,和日寇作战。当时,溪口沙地有一小股日寇出现。担任四明山游击中队副中队长的周洪耀带领队伍在沙地与日寇作战,在清理战场时不幸中弹牺牲。”

  但愿烈士英名传后代

  老周退休前在明溪小学、斑竹小学等校教书,多次被评为奉化市优秀党员和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因为生在流淌着烈士鲜血的壶潭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搜集、整理该村当年的革命斗争史和村里6位烈士的事迹。

  老周小时候在奉化城区读书,从村里走到学校需要12小时。如今,村里通往奉化城区有了平整宽阔的盘山公路,也开通了中巴车。但是,一些年轻人不了解来之不易的成果,所以他要坚守烈士的墓地,让革命的红色记忆像烙印一样传给后代,让他们永远缅怀革命先烈。

  老周特地带着记者来到村东头的烈士事迹陈列馆。他说:“这里的烈士史料阅览牌,是我们村党支部制作的,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在凭吊先烈时,了解壶潭村的历史,激起热爱党和国家的热情!”

  老人坚守墓地扬正气

  采访中,壶潭村党支部书记周汉江告诉记者,几年前老周患了脑阻塞,但是坚守墓地打扫清洁卫生的工作,他仍没有放弃!

  在老人的记忆中,每年至少要用掉25把扫帚,多的一天要上山清扫墓地三次。譬如每年建党节前后,奉化、宁海等地的企事业单位常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此凭吊先烈。他们走山路上来,一些泥土会被带到墓地,如果不及时清扫,后来凭吊的人容易被泥沙滑倒,而且脏乱的场面也失去祭奠的严肃性。今年6月25日,奉化山货市场、溪口公安分局和溪口镇财政局三家单位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烈士墓前凭吊先烈、宣誓入党。老周不停地行走在上下山的崎岖山道上,清扫场地、供台,给大家提供一个庄重、肃穆的场所。

  据悉,老周患有高血压,每天要吃药,但他乐于为烈士守墓。他说:“前几年妻子过世后,我空闲的时间多了。儿子也是党员,他支持我。现在,我每天上山看看烈士墓地,摸摸墓碑,就像和牺牲的烈士在交流,人感到安详、充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