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湖南临澧县34岁副县长刘涛辞官回乡种猕猴桃”的新闻,最近占据了几大门户网站的首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务员岗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工作时间有规律,工作强度和压力相对较小,甚至可以享用许多隐形的“资源”。而且,在很多人心目中,公务员大小是个“官”,走入仕途,意味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且看蜂拥而至的考“公”大军,就会知道公务员这个职业有多热。 于是,当有人选择辞去公务员身份时,总会引起社会关注。而公务员辞职被关注这件事本身就说明,公务员这个职业还未走向正常化。 围绕公务员辞职,社会上有很多争论,观点碰撞可以大致总结为:一方语重心长地说,端上“公务员”这个铁饭碗不容易,另一方豪情万丈地讲,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一方痛陈公务员职业的刻板保守,没有创造性,另一方则高论“公务员”是代表国家执行公务,追求的就是程序、公平和正义;一方说公务员这个职业现在越来越没花头,工资十年不涨,领导做得每天提心吊胆;一方说公务员本来就不意味着升官发财,权力就是要被制约的。 显然,由于立场和观念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差异,双方的争论永远是错位的,并且会沿着各自的逻辑轨道渐行渐远。其实,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争论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人们会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职业的内容和要求。 在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社会,追求成为一名公务员,投身于公共管理和服务,或者放弃做一名公务员,在市场中搏击梦想,都只是一种职业选择。而这种选择是基于对个人的性格、兴趣、特长的把握,对公务员职业的认识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 总之,当人们开始对个人、对职业、对社会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当“公务员”三个字不再具备太多诱人光环和特殊优势的时候,进出“官场”也就不会再被当作新闻,公务员也就回归了正常的社会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