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如此“恶搞”有必要“太认真”

  易其洋

    6月27日,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一档竞赛真人秀“欢乐喜剧人”节目中,主演了一个名为《木兰从军》的小品。小品中,贾玲扮演的花木兰贪吃胆小,被父亲骗去从军;在军队中,木兰因吃亏被迫上战场成为将军;回归故里后,去世的父亲留下一封信,从信中得知因邻居恶霸看上她,父亲才骗其去当兵(7月9日人民网)。

  这样的“恶搞”(好多媒体报道时用的是这个词),引起了许多观众、网友特别是花木兰故里虞城县的不满,要求停止此行为并公开道歉。对此,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档娱乐节目,演员和节目组只是为了逗人笑,观众和网友没必要上纲上线,也没必要“太认真”。我的看法是,上纲上线自然不必,但对这事儿还是有必要认真且“太认真”一下。

  花木兰的事迹,《河南通志》有记载:“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据说,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木兰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唐时,她被追封为“孝烈将军”。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首《木兰辞》,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吟诵中,许多人记住了花木兰,她代父从军,是为孝;她为国御敌,是为忠。忠孝两全,是为英雄。经过历代书家的演绎,她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上世纪五十年代,豫剧名家常香玉以一出豫剧《花木兰》,再现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壮志豪情,特别是那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经典唱段,更是深入人心,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文学演绎,花木兰都一直被塑造成聪慧、孝顺、刚毅、勇敢的英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人们喜爱她,除了残酷战争中女扮男装的冲突性、戏剧性,更多的是认同她身上体现的传统美德。而在贾玲的小品中,花木兰则被颠覆成了贪吃、不孝、胸大无脑、胆小怕死、见到肌肉猛男就流鼻血的“傻大妞”。虽然,喜剧小品最终生硬地表达了“吃亏是福”的主题,但这位女英雄的传统形象已被“恶搞”得面目全非。

  这算不得再创作,也称不上演绎。不信,看看美国是怎么再创作和演绎花木兰的。1998年,美国迪士尼推出了动画片《花木兰》,将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拥有刚柔相济的性格、一往无前的勇气、英姿飒爽形象的女英雄推向了全世界,彻底征服了西方观众,斩获了超3亿美元的票房。正如有专家分析,这部电影既忠实于花木兰的传统形象,又做了大胆演绎。但它的演绎,无论是以美国的为家族争光的价值观念代替中国的孝道理念、以父女间的“双向的爱”代替女儿“单纯的孝”,还是以主角的挫败———逃离、自我拯救———自我实现(如建立功绩、收获爱情)重新谋划故事情节,以及用“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理念,加入滑稽配角活跃气氛、衬托主角,都是在升华而非贬低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我不认为,有的艺人和媒体,分不清恶搞和演绎的区别,不懂得文艺创作应该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很可能只是为了出场费、收视率而“一叶障目”。戏说乃至恶搞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在当下似乎成了一种潮流。原因自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明明是蓄意恶搞、丑化甚至颠覆代表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真善美道德观的言行,总有人以“别上纲上线”“别一棍子打死”“别太认真”等为说辞,一次次地予以宽容、谅解和开脱,让许多“无知无畏者”不仅轻松地全身而退,且名利双收。而这样的事多了,也让许多人抱定“无所谓”“就那样”“不就玩玩嘛”的游戏心态,什么都可以拿来“开涮”“恶搞”。

  娱乐节目是要愉悦人,但它同样蕴含着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观念。如果仅仅为了好玩甚至只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就对我们自己一些美好的东西糟蹋有加而敬畏和呵护不足,放任一些人的“戏说”“恶搞”大行其道,那就真不是什么“不必太认真”的小事,恰恰是“就该太认真”的大事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