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的“手”非比寻常 “最后一课”别成“每年一秀”监护孩子的“疏忽”不可原谅 不知何年何月起,“一把手”成了部门主官的代名词,成为一言九鼎的关键词。但一把手不好当,有的人并不见得清楚。就说一把手的“手”,非比寻常,一旦出手,便在阳光下照,在火堆上烤,众目睽睽之下,街区田坎之间,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党纪不能违,民心不可欺。所以说,一把手的手,伸缩之中,收放之际,动静之间,有学问,有节操,有规矩,有约束。 这应是一双清贫的手,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应是一双干净的手,滴油不沾,纤尘不染。可以有泥土芬芳,可以有粗糙老茧,决不可有铜臭味,不可生奢靡风。这应是一双干事的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无论官大官小,无论在哪里任职,都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干成事。———《人民日报》余清楚 “最后一课”别成“每年一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高校里的“最后一课”如期上演。在毕业典礼上,大学校长们又免不了挖空心思想点子,力求自己的演讲能够力压群雄,博得满堂喝彩,迅速蹿红网络。至于路数,当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吟诗作赋,有人励志“鸡汤”,有人引用最新最红的网络潮语,从“颜值爆表”到“我也是醉了”,不一而足。 写篇好稿子读一下不难,难的是言行合一。正如人不能光靠衣服撑场面,还要有容貌、气质和精神一样,如果大学本身不能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些理念价值,那么无论演讲多么慷慨激昂,都很难令人真心折服,甚至会引来他人的诘问。每位校长走上台前,或许应该叩问一下自己:什么是大学的传统?灵魂深处的问题解决好了,话才能说得好。 ———《解放日报》封寿炎 监护孩子的“疏忽”不可原谅 距湖南湘潭一男孩车内闷死仅半月,山东沂水再曝类似事件:一名3岁女童上学途中,被遗忘在车内9个小时,发现时已经死亡,涉事方幼儿园园长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无独有偶,浙江义乌近日也有一男童被锁宝马车内1小时,好在天气不热、发现及时,被消防官兵救出。 综观这些悲剧的发生,“疏忽”是个关键词。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一时疏忽都是对自身监护职责的背弃,是不可原谅的。法律要求监护人必须尽到监护职责,并不容忍“疏忽”情况的出现。国家设立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并在家长、亲属、幼儿园、学校乃至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严密的监护衔接法律制度,将责任全天候落实到各个主体身上,就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疏忽”,为孩子撑起安全的天空。只有人人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才能将孩子的风险减至最低。———《京华时报》兵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