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言必称“视觉冲击力”

叶向群

  得闲爱逛美术馆、展览馆,一来陶冶自己,偶尔也给熟悉的朋友捧个场。这些年宁波的各类展览琳琅满目,每每置身于艺术长廊,耳畔总会传来这样的赞叹声:这幅作品好,视觉冲击力强!听得多了,心里不免犯嘀咕:“视觉冲击力”啥时候成了好作品的制胜法宝?

  且不论美术作品,单说摄影。长久以来,“视觉冲击力”已成为人们评论摄影艺术作品的习惯用语,甚至成为一些媒体选用图片、特别是封面图片的首选标准。何谓“视觉冲击力”?用宁波土话讲,大概就是“弹眼落睛”;用摄影语汇解释,大概是指影像畸形、充满张力,视觉效果夺人眼球。这类图片不仅出现在艺术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展览上,新闻纸上也俯拾即是。某报刊发的一则图片新闻曾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水产养殖户大叔,面向镜头高高拎起一只甲鱼,展示丰收的喜悦。由于记者采用了鱼眼镜头,那只甲鱼的个头比大叔的脑袋几乎大了一倍。

  对“视觉冲击力”的推崇由来已久。记忆中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轫,一些大景深、宽视角、形象夸张的影像,成为取悦大众、吸引眼球的“视觉盛宴”,不少人甚至把它奉为摄影时尚乃至影像文化的行为准则。

  平心而论,摄影作品适当地进行变形和夸张,确实可以起到烘托现场气氛,更好地突出主题的效果,尤其是针对一些大场面而言。

  但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夸张甚至畸形的表述,不仅会破坏主体形象,还会扭曲新闻真实,它所传递的已不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而是拍摄者的主观影像;如果将这种创作方法视为圭臬,长此以往,势必会把人们的审美导向于追求感官强刺激和诱惑力。难怪,有学者将此类图片斥之为“兴奋剂”“暴力镜头”。

  “视觉冲击力”本是一个外来语,即英文的Visual Lmpact。许多人将Visual译为“视觉”,将Lmpact译为“冲击”,这样一来,Visual Lmpact自然而然成了“视觉冲击力”。实际上,Lmpact不仅仅有“冲击力”这一种解释,还有“影响力”“效果”等多个意思。翻译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一“时髦词汇”的语言霸气。

  笔者以为,真正的视觉冲击力一定隐藏于“内在”,正所谓藏则深,露则浅。记得当年看《辛德勒的名单》,其中一个长镜头令我印象至深:在一片浓重的阴郁基调中,摄像机以平视的角度,追踪一名穿着红衣裳的小女孩在屠宰场现场跑来跑去,从而成为这部黑白影片的唯一颜色。它所带给观众的联想和震撼,难于言表。

  在这里,斯皮尔伯格也动用了“形式”,但这样的表述完全是出于剧情叙述和渲染主题的需要,正如他在20世纪90年代还刻意用黑白电影的形式,来营造一种“二战”影像的纹理。

  宇宙浩瀚而恒久,所有用力过猛的腔调都无法掩饰人类的渺小。且以真诚、平和的目光,去打量、描绘这个世界。

  欢迎加入宁波日报文艺评论QQ群:173982910 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