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峰 天底下最复杂的东西,莫过于人性。人性最功利,也最能超越于功利之上。或许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数艺术家殚精竭虑地呈现、破解着人性的秘密。现在,在解码人性的记录上,我们又看到了一部优秀的话剧,这就是《生命密码》。 话剧《生命密码》由夏强编剧,王延松导演,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出品。它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保险公司女员工“林萍”,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女孩“晶晶”捐肝的故事。整部话剧将近两个小时,我看完之后,第一感觉很真。当然,这个故事是根据一个发生在宁波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林萍已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不过,我所体会到的话剧之“真”主要不在于事态之真,而在于情态之真。 这部剧或可称为伦理剧。如果我们承认一个国家的艺术总要植根于其文化传统,延续其文化血脉,那么,从选题上而言,家庭伦理是中国艺术最有可能产生精品的一片土壤。因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就是伦理文化,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关系的智慧。《生命密码》的选题与构思深刻体现了这一点。整个故事主要由两家人构成,一个家庭是林萍及其母亲、丈夫、女儿,另一个家庭是晶晶及其父母,全剧聚焦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一开场,躺在手术台上,马上要进行亲体肝移植的林萍,以类似灵魂出窍的方式,追叙了自己作出肝移植决定的过程,在这一段意识流独白中,林萍的家人、晶晶的家人、林萍的同事以及路人,分别以符合各自角色特征的方式出场亮相,单刀直入地把故事的背景及其所提出的严肃的道德拷问,摆在了观众面前,引导着观众根据剧情去了解故事的全过程。 因为故事的结局和结构在开头就已全部告诉了观众,情节发展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但是,《生命密码》依然成功地推动着观众“入戏”,所依靠的除了演员不俗的表演,特别是林萍贯穿全场的抒情诗般的台词之外,主要还在于编剧和导演对林萍捐肝义举所蕴含的道德意义的细致把握和深度开掘。正如林萍在剧中所说,让相识与不相识的人之间互相扶助。我们知道,传统中国的伦理文化是讲究爱有等差的,这是人性在以差序格局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中流淌的必然路径,但现代化的进程正改变和调整着中国社会的基本格局。不相识的人之间的扶助,正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也是中国伦理文化的时代更新。从剧情设定来看,林萍对晶晶的这份再造之恩似乎有点“莫名其妙”。就因为这个孩子叫了她一声“阿姆”,说喜欢闻她身上的味道,正如林萍的同事所说,叫阿姆的多了。仅仅如此,就值得以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为别人捐出一半的肝脏吗?然而,世俗眼中的“莫名其妙”,又在人性本真的“情理之中”。这一看起来萍水相逢、不可理喻的爱,恰是道德感最本初也是最本质的生发点。道德本就是超越功利的、下意识的,是听到别人哀叫时油然而生的恻隐之心,是看到路人摔倒时不由自主伸出的手臂。道德最让人着迷的也正是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感。如果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见到一个老太太倒在身边,要先想一想会不会变成另一个“彭宇”才决定是否出手去扶,那是多么可悲。好在还有林萍这样的人,好在有艺术家把她的故事搬上舞台,让我们对生活又充满信心,对人心又充满希望。 然而,艺术的长处在于曲折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并在曲折中使本质的东西更加深入人心。《生命密码》也是如此,林萍心中之善念并非在满场叫好声中、一马平川地跑到终点。恰恰相反,她的家人,首先表示了反对,她自己,也有过犹豫,社会舆论更是妄议纷纷,说风凉话的有,说她生意失败无奈卖肝的也有,说其实是救私生女的也有。对于有大爱的人而言,流言或许并不可畏,但来自家人的质疑却有可能撼动行善的决心。对于这一点,话剧表现也很到位。彻夜难眠的老母亲、以离家出走相威胁的女儿、无奈落寞的丈夫,虽然我们看戏的人早已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在话剧所营造的氛围中,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抉择的困境。最能彰显德性之美的,其实不是善与恶斗,而是善与善争。你能说林萍的老母亲、丈夫和女儿,不是出于对林萍的爱才阻止她去捐肝吗?这份爱本是流淌在小家庭中最温馨的一汪清泉,但与林萍对晶晶如江河般的大爱相比,却不能不汇入其中才能找到应有的归宿。 综观《生命密码》全剧,除了恰到好处的音乐,意境感强烈的舞美外,至少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说,就是大部分演员演出了他(她)所演的“那个人”。我这里所说的“那个人”,不仅是指编剧或导演或剧情设定的“那个人”,也不仅是指故事以之为基础的真实案例中“那个人”,而是观众心中的“那个人”。比如,在得知林萍和晶晶配型成功时,晶晶妈妈的那份急切,晶晶爸爸的思前想后;再如,沉稳讲原则又有人情味的夏医生,这些角色都符合观众对他们的期待,当他们从观众心中走到舞台上,把故事娓娓道来,观剧的人心中自然就感到一份平静和舒适。 话剧《生命密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性的道义之美的当代中国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