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 “大运河申遗成功,虽然不是我们的功劳,却有我们的呐喊,我们的汗水,我们的美好记忆。”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消息的当晚,我的手机便闪出这条微信。那天是2014年6月22日,夏至的热风中,彻夜难眠。 此前的4月24日,古城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所,“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举行了出发授旗仪式,来自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的20余名记者,奔赴大运河沿线27个申遗城市,开展联合采访和公益宣传,为大运河申遗呐喊助威。 事后,《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好奇地问我,你们有没有事先考虑过,万一申遗不成功,劳心伤财花这么大气力举办这次活动的“风险”? 确实有过各种顾虑,但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很多人对大运河,尤其是宁波作为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知之甚少。作为媒体,应当自觉承担起文化遗产传播的责任。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媒体如果再不“喊”的话,运河老街、运河人家、运河遗迹很可能就要被城市化浪潮吞噬了。所以,作为这次行动的策划组织者之一,我认为活动非常有价值,即便申遗不成功,至少可以印证我们响应号召的文化自觉。 历时2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背着沉重的行囊、拖着疲惫的身躯归来的记者们兴奋地发现,迎接他们的正是申遗成功的消息。 “苦!”这是全媒体行动记者们的普遍感受。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的27个城市全部在采访之列。早上8点出发,没有午休,最多时一个下午走十几个点,到晚上五六点结束采访,开始案头工作……这成为记者们的工作常态。 “难!”这是大家的普遍体会。跨地区采访,大多数情况下是“三无”采访:无联系人,无接待单位,无全面的介绍。作为地方媒体,我们在全国的知名度有限,一切困难只能靠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由于地理不熟悉,采访组经常会跑冤枉路,寻访如探秘,迷路是常事,吃闭门羹甚至遭到呵斥也在所难免。 “值!”这是参与者的共同心声。长时间、高强度、持续性的采访活动极大地锻炼了记者的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两个月的“苦”熬过来,大家觉得很有收获,特别有意义。“作为一名记者,能见证、参与这一历史性事件,幸福无比。” 我们是行者。沿着运河古道,堤坝船闸,石桥残碑,感受运河的呼吸和命脉。这是一次文化的探源。两个月的行走,这种责任慢慢演化为一种使命,行走结束,大家已经成了大运河忠诚的宣传者、守护者和推广者。 我们是记者。两个月的行程仿佛一条线,串起了沿线27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中华大地多姿多彩的风情画卷,揭开了一个湮没于现实尘嚣之下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当我们用脚、用眼、用笔和镜头,打开大运河深沉的历史封盖,我们揭示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记忆。 我们是使者。随着现代化、城镇化脚步的隆隆轰响,大运河的文化遗存、生态环境面临不可逆转的破坏。作为媒体人,我们有必要主动站出来,做些什么,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性,让每个人参与进来,让遗产保护的理念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宁波拥有了第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 通过这次大规模的全媒体行动,宁报日报报业集团的影响力得到一定提升,不仅在读者、网友中留下良好的口碑,而且在业界引起较大的关注。 我也有幸参加了其中的采访活动,造访古都安阳。在恢宏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看到祖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一座座丰碑,由此萌生了编辑这本书的想法。我们想复原大运河曾经的辉煌,我们想唤起更多的人了解运河,我们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运河的保护队伍中,我们还想把我们的收获与更多的人分享。 在有关运河的书林中,这是一本中国大运河的“小”书,力求通俗而不深奥,鲜活而不鸿篇,给关注运河的读者做个义务导游,给那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们一个全面了解大运河的机会。 感谢为这次运河媒体行提供无私帮助的各界人士,感谢让我引以为豪的参与运河行的同事们以及编辑。 我们深深地感到,关于中国大运河,需要做的事太多太多,我们能做的微不足道,却意义深远。谨望大运河媒体行动以及这本册子,能为祖国勃然兴起的文化建设发点光亮,留有余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