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 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百里甬上览胜

———读鲍贤昌、陆良华编著的《四明风韵》

    蔡体霓

  小时候居沪上,不知怎的,我对于故乡宁波的风物十分着迷,常听长辈讲宁波的一些事情。后来我调到宁波工作,想想总有机会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挨着去走走,结果30年过去了,仅宁波所辖,没有去过的地方,不计其数。近日读《四明风韵》这本书,很受感动。鲍贤昌、陆良华两位先生已六七十岁的年纪,还身背水壶、干粮,在四明大地奔波寻觅。写成的百来篇文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刨根问底,经得起推敲。故事的叙述,村镇风貌的描绘,颇有声色。手捧此书,就有点古人所谓的“卧游”之趣了。

  《四明风韵》由宁波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内有100余帧彩色的景物图片,多为鲍贤昌所摄,阅文看图,赏心悦目。其实,鲍、陆两位先生在2012年已编著过《探寻古鄞》一书,读者叫好,他们自己却感不足,于是将视界扩大,决意要写“大宁波”。从余姚篇开始,依次为慈溪、奉化、宁海、象山、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以及鄞州和东钱湖镇,与《探寻古鄞》相衔接,为姊妹篇。记得明代甬上诗人吕时在《宁波风土》的诗里写到:“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那么,这“物色”就成了他俩踏寻的目标。近二三年里,他们一意扑在《四明风韵》的采访写作上。先定好地点,采访一个地方后,寻找史料,撷取精华,将民间传说、市井风俗写成易记易讲的故事。

  鲍贤昌、陆良华两位先生探访四明大地,主要靠的是公交车,有的村落古迹,离车站有好几公里的路,他们就步行前往,翻山越岭,或遇风雨亦在所不辞。关于这本书的编著,我觉得有它的难度,因为所写是宁波本地的,要经得起众多宁波人的检验,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难写。但他俩的案头工作做得十分充分,下笔严谨,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宁波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

  本书是一份浓缩的地方文化资料,而且形式活泼,看过之后,对每个地方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鄞州篇”中的十余个篇章,是《探寻古鄞》一书中尚未记载的乡镇,如此,鄞州一地的史迹更为饱满。书中还收录了十余位作者的作品,各具神采。此书对于宁波人来说,有一种亲近感,一拿到书,各人应该会先看自己相熟的地方。有一些乡村随着时代变迁渐渐消失了,但怀恋之情不会消失,就像听人家说起失散好友的行踪与近况,会格外思念。

  编著者在《四明风韵》中展现了时代精神,如余姚篇中的《“浙东延安”横坎头》行文侧重革命传统教育,鄞州篇中的《探幽四〇一洞天》,歌颂军民团结,还有《四明山中矗丰碑》缅怀了爱国志士。他俩在踏访过程中,对四明大地上的所有村镇景点,做了精心筛选。我们宁波人有句老话,叫做“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读了本书,我觉得,能够走遍“大宁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