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传》 作者 陈 洪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 2012年3月 金圣叹对《西厢记》的点评,对《水浒传》的见解,至今影响着无数读者,他对《离骚》《庄子》《史记》和杜甫诗歌等“才子书”的批点也完全带有二度创作的价值。在这些看似“为人作嫁”的文学工作中,他渗入了很多自己的小说理论、艺术思想及美学观念。可以说,金圣叹在此处的成就纵然翻检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大概也无人能出其右。 《金圣叹传》全书共分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主要是追踪传主人生中的各种经历轨迹,就此进行客观评述。外篇则撷取了金圣叹小说理论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从而评价他在这方面的过人成就和给后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金圣叹传》和一般常见的传记并不相同,它没有按部就班地将传主从小到大的经历细细爬梳一遍。传主的生平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出生在江苏府长洲县一个小地主家庭中的金圣叹,在十岁之前家境还非常不错。可自他开始习读四书五经后,家道不知何故开始中落。金圣叹对八股文章也曾下过一番工夫,他觉得《大学》《中庸》等书实在枯燥无味,便开始读些“杂书”,谁知“一读水浒误终生”,金圣叹入了迷,而这本书也注定要成就他一辈子的名山事业。后来,他又对《西厢记》产生了浓厚兴趣。别以为金圣叹将就此耽误功名,事实上,这位大才子很早就中了秀才,可他屡次在岁试中和考官开玩笑:今年考上了,明年我换一个名字再考,又考上了。如此,终于惹怒了官老爷,将他的功名革除。 鲜明的个性是金圣叹的优点,也是他蹈上死地的诱因之一。尽管满腹才华,却游离于上层文化圈之外。但这样一个似乎在当时并没资格代表时代文化特色的“小文人”,却在400多年后,成了研究清代文学评论时绕不开的重要人物。(推荐书友:章亚芬) 《六个字母的解法》 作者 刘 禾 出版 中信出版社 日期 2014年7月 作者刘禾是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而《六个字母的解法》大概算不得她的典型作品,选择它,是因为网上评价“《六个字母的解法》以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结构,讲述了一位旅美中国学者探寻一桩学术公案的全过程。”待阅读完全文才发现,没有想象中的“扣人心弦”,算不算得上侦探小说还有待斟酌。但毫无疑问,这本书是值得阅读的。 本书的叙述主线是考证纳博科夫自传中一个叫“奈斯毕特”(Nesbit)的人物原型。Nesbit是纳博科夫自传中的化名人物,爱抽烟斗,向往俄国革命,跟流亡就读剑桥大学的纳博科夫政治上激烈争论、文学上亲密投缘。作者开始思考和寻找六个字母后的人与事,在探究过程中为我们展现了剑桥学子间理念的冲突和思想的交锋,名人们相继登台。 全书不乏西方学界常见的文本细读和资料深究,看上去仍是文学研究。作者的创新之处在于,放弃论文体,换上散文体;淡化学科性,强化现场感;隐藏了大量概念与逻辑,释放出情节悬念、人物形象、生活氛围、物质细节。一种侦探小说的戏仿体就这样横空出世。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一些牵强之处,也许作者本可以更快地揭晓谜底,但是为了更多地介绍那个时代的人物,作者有意绕了一些路。作者将本身感兴趣的同时代人物也放入当时的时空背景下观察,可以发现很多为人忽视却让人惊讶的联系,这个以“牛(津)(剑)桥故事”为核心的关联圈里,竟有地位显赫的科学家贝尔纳、李约瑟、沃丁顿、布莱克特、霍尔丹等,有人文界名流普利斯特利、里尔克、奥威尔、艾略特、哈耶克、徐志摩、萧乾、尼卡(纳博科夫的表弟)等,几乎构成了一份可观的20世纪初知识界名人录。 该书为回望“短暂的20世纪”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视角。 (推荐书友:洛风) 《床畔》 作者 严歌苓 出版 长江文艺出版社 日期 2015年5月 严歌苓女士在小说创作上素来是一位“快手”,但这部最新的《床畔》却是她自提笔后屡屡推倒重写、辗转推敲了无数次后,又不得不因为各种阻碍而搁笔,最终历时20年方才完成。 小说原题为《护士万红》,按照作者原来的构思,是描写特殊年代里护士、病患和医生之间的爱情小说,但今天我们最终看到的却是一个能归属于“第四类情感”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末,陆军56野战医院里面来了一男一女,男的叫张谷雨,为了搭救两个兵娃子,被一颗滞后爆破的哑炮炸成了“植物人”。女的则是个名叫万红的小护士,这个美丽的女子因出类拔萃成了大英雄张谷雨的特护。在外人看来,虽说看护植物人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这项工作所能带来的各方面利益也是其他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是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暗隐了这个世俗社会中世俗人心的种种不净和荒诞。 很多人看重的并非是张谷雨本身,而是这个英雄形象所带来的种种实际功用和宣传价值。然而万红在照顾张谷雨的过程中,清清楚楚感受到了这个英雄连长和自己有着某种交流,他也是一个有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可惜除了万红之外,没有人相信这一点,承认这一点。万红这个文学形象,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她对于生命自始至终的敬仰、尊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床畔》所具有的道德高度已远超严歌苓以往的任何一部小说。 在给故事结尾时,我相信严歌苓是有过各种踌躇的,但她最后还是为《床畔》续上了一个深含现实主义悲情的结局……(推荐书友:傅晓慧) 欢迎加入宁波日报书友QQ群:98906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