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垃圾分类,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把关注点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却忽视了范围更大、涉及面更广的农村地区,这多少令人遗憾。笔者长年生活在农村,对“垃圾围村”现象有切身之痛,深感农村也有“分”起来的必要。 曾经山清水秀、鱼虾满河的乡村,如今同样面临生活垃圾暴增、居住环境恶化的窘境。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垃圾处理,无论是管理体系建设还是经费物资投入明显薄弱,加上一些村民落后的生活方式,随地乱扔、乱倒垃圾的陋习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垃圾呈“野蛮生长”状态,“垃圾围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制约因素。 据报道,某地去年开展“五水共治”行动,仅河道流域清理出的垃圾就达50万吨。如此看来,把垃圾分类延伸到农村,并非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它不仅能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而且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人居环境。不管是算经济账,还是算生态账,农村“分”起来势在必行。 当然,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中易腐垃圾的比例较高,如果能让农民掌握简单明了的分类方法,使有机垃圾及时得到分离,做到就地堆肥、直接还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处置量,还节省了大量的运输和处理费用,综合效益也会更加明显。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垃圾分类是一场生活革命。只要充分重视、分级落实,并积极创设条件,确保经费物资投入,农村“分”起来不仅可行,甚至可能比城市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