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学 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讲话 真切谈感悟

  □李磊明 整理

  今年,我省在社科理论战线广泛开展“坚定信念、与党同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展示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成果,交流各单位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举措,在全市扎实开展“坚定信念、与党同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最近,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举办了以“学讲话、谈感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今整理选登其中6篇征文的内容摘要,以飨读者。

  深学 细照 笃行

  余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引领我们思想的强大武器和指导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余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深学、细照、笃行,努力使讲话精神成为思想之“魂”、工作之“纲”、实践之“本”。

  一、深学,统一思想聚共识。深学是基础,是前提,是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真懂、真信、真用的基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学深、学透、学实,以学习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一是集中培训,研学。去年以来,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姚江讲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市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29次;分7期对1000余名市管领导干部开展集中轮训,全市各级党组织举办各类学习会1090多场次。通过集中组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重点研读《之江新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等,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现场体验,活学。2003年,习近平同志就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专程赴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考察,并就“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加快老区开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我市利用四明山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省委党校梁弄分校这一现场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进梁弄,万名党员受教育”活动,通过重访一次旧址、观看一部红色专题片等“六个一”现场体验,使党员干部增进感性认识、接受心灵洗礼。三是主题宣讲,带学。市委把主题宣讲作为学习讲话精神的有效形式,围绕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四个全面”、“三严三实”等主题,市委书记带头示范,33位市领导深入基层联系点,开展面对面宣讲。

  二、细照,拉高标杆促发展。细照是关键,是途径,是把学习所得转化为实践之举的金钥匙。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基准,拉高工作标杆,不断提高市域治理的整体效能和科学水平。

  一是作为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基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运用深邃的历史思维、恢弘的战略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和清醒的底线思维,阐述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方法。对照讲话精神,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用更科学的思维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勾勒余姚新一轮发展蓝图。二是作为恪守执政为民的情感基准。对照讲话精神,我们深深体会到,党员干部只有主动走进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才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打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实践基准。对照讲话精神,我们在市级领导干部中,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化“五联五促”、“四日联动”、“三送三解”等工作载体,做到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赢得民心。

  三、笃行,知行合一抓落实。笃行,是归宿,是目的。知行合一,是我们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行为准则。市委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以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余姚为目标,以“拉高标杆促发展,知行合一抓落实”为要求,努力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物质文明”,建设富裕余姚;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幸福余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余姚。

  完善地方立法机制 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王旭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立法质量的重要性,指出“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立法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的质量。我市在多年的立法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重点领域立法同重大改革决策的联系更加紧密,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凸显,新的形势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切实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健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机制,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推动立法更好地体现规律、反映人民诉求。

  一是进一步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主导作用。自觉在市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依法行使立法权,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方面研究解决立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切实把握立法工作主动权。抓好立法项目的筛选统筹,科学合理确定立法项目,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加强立法规划项目库、立法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立法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更好地发挥市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职能,选择部分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

  二是拓宽立法建议项目的来源途径。重视向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公开征求立法建议项目,健全法规立项筛选机制和重点立法建议研究调研机制,探索立法规划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立法项目的论证调研工作,维护立法计划编制及实施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并优先考虑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维护方面的立法。 

  三是探索建立开放的、多样化的法规草案调研起草机制。对于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法规案,可由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自行调研起草,或者由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合作调研起草,并吸收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起草,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法规案,可以实行委托专家代为调研起草的方式。

  四是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通过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拓宽人民群众尤其是与立法事项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对人反映和表达意见的途径和渠道,保证立法的公平基础,促进立法的社会沟通功能,同时保证社会公众能够通过便捷途径及时查阅和了解法规草案内容以及修改情况。

  五是建立和完善立法后评估和法规清理机制。加强对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跟踪督查,要积极探索实现立法后评估和法规清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国家和省的立法情况、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通过集中清理或专项清理的方式,对现行法规的合法性和适用性及时进行调研评估,探索立法后评估的新方式,引入第三方委托评估,增强评估的客观性。

  六是促进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对人大代表提出的立法议案、建议,要认真办理并答复,积极引导和帮助代表开展调查研究;编制立法规划项目库和年度立法计划时,除了应当向本级全体人大代表或代表小组书面征求立法建议项目以外,在对立法建议项目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应当吸收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审议法规案时,应当邀请提出立法建议项目的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完善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工作机制,提高代表参与立法的积极性,增强代表参与立法的实效。

  以“望闻问切”工作法全面对接“三农”

  王德平(市委农办):以“望”为先,准确研判“三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宁波的“三农”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一总要求,向着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目标去努力的。农业要强,就是要牢牢把握富民导向、生态导向、市场导向,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市场规律,突出绿色发展,尽快推动农业从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更加注重提高竞争力、农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农村要美,就是要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要更加注重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农村建设方式由“单项突进”向“内外兼修”转变、“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转变、“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农民要富,就是要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着力稳定基本盘,提升增收点,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农民找到稳定增收致富的路子,使农民的就业水平、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逐步缩小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让广大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吃住行的条件好起来,过上更加殷实富裕的生活。

  以“闻”为要,心中装着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这句生动而深刻的话,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懂得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个道理;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7亿农民的梦想构筑。这就要求我们,始终要把“老乡”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基层群众,广泛听取农户和乡镇村干部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乡村、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意见及建议,了解农民所想、所需、所盼,在推进“四化同步”中全面了解农民需求,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了解农民需求,在推进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中全面了解农民需求,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以“问”为措,身子扑在农村。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作为“三农”工作者,我们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仅要外化为行动指南,深入到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应践行于具体工作,做到知实情、亮实招、出实效,把农村这块广阔天地,当作工作的考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以“切”为重,政策惠及“三农”。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实实在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国多年来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作为“三农”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五新”要求,紧紧扭住粮食生产这个首要工作不放松,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不松懈,坚持把转变方式作为根本途径,把优化结构作为基本方法,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研究思考,破解难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开创“三农”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邱叶(宁波工程学院):青年群体是一个社会蓬勃生命力的象征,无论在何时代,青年人都要有以政治担当和政治理想为支撑的政治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给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支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青年是中国梦接续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传承者。作为中国梦‘接力赛’的‘关键一棒’,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当代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人生梦想、绽放绚丽青春,笔者认为高校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以下几个基点上展开,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实效。

  一、中国梦与青年的成就之梦。每位大学生肩负着父母的期望,心中都有成长渴望,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要以中国梦为切入点,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不懈拼搏的奋斗精神,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基础知识的广博与专业知识的精深结合起来,不仅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兼修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要努力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注重将实践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融入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需要,学以致用,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

  二、中国梦与青年的成长之梦。以中国梦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引导广大青年锤炼高尚品德,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人生价值取向、健康心理素养、完备的法治思维的个体,这三项缺一不可。

  三、中国梦与青年的创新之梦。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高校是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汇聚了一流的人才。高校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投身于改革创新的时代大潮之中。大学生们应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实践,打破一切的束缚和框架,刻苦钻研科技创新和事业创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四、中国梦与青年的奉献之梦。中国梦赋予青年们更多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当今社会既有道德失范和无序现象,也不乏道德楷模的涌现,广大青年学子在学习课堂知识之余,要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基层社科研究要体现“真”“情”“实”“意”

  朱建璋(余姚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关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真”“情”“实”“意”》的讲话(下称《讲话》),为社科工作者提出了“真”“情”“实”“意”这四个字的要求。《讲话》对今天更好地开展基层社科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指引基层社科工作者前行的一盏明灯。

  一、真,做好信、学、用“三字”文章。《讲话》中指出,“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一种立场,也是作为一名基层社科工作者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为此,首先要做好“信”字文章,“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仰不动摇,站稳立场。其次要做好“学”字文章,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到“学深、学活、学透”。再次是要做好“用”字文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具体的研究中应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于具体的课题研究之中,作为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作为社科研究的主线和灵魂。

  二、情,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讲话》中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人们的思想困惑需要社科去解答,社会热点需要社科去引导,发展中的难点矛盾需要社科去破解。对于每个社科工作者而言,只有对社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才能对社科工作充满激情和热情,辛勤耕耘,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做。

  三、实,强化“四实”。要着眼热点,直面难点,关注焦点,做到选题实;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研究问题,做到调研实;研究提出的结论和方案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做到内容实;要着眼成果转化,着眼实践应用,着眼解决问题,做到应用实。 

  四、意,突出“三性”。意,就是要有创精品力作的意识和导向。一是坚持创新性。通过资源整合和团队协作,立足本土,挖掘本土资源,发挥本土优势,打响具有余姚特色的社科品牌。二是增强前瞻性。社科研究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和指导实践,因此必须对改革和发展中的倾向性、普遍性、潜在性的矛盾和问题,作出及时的洞察和研判,展开有针对性、超前性和前瞻性的调查研究。三是突出实效性。作为基层的社科研究要注重和强化应用性研究,着眼和突出政策性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为世人弘美德”

  常勤毅(宁波大红鹰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共有20处提到“美”,这种表述不但是在以往党和国家领导人中讲话不常见的,而且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理论与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因此,“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并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历史上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时候以雄伟、浑厚、气势磅礴的崇高美见长,有的时候以哀婉、凄惨、缠绵悱恻的婉约美取胜。但在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现实中,在鼓励和允许百花齐放的前提下,大力倡导哪一种美是社会主体和主流文化创造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注意到了当前“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目睹到了“低俗”、“欲望”、“单纯感官娱乐”等种种可能使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等现象,明确提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特别强调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为世人弘美德”,就是在新形势下,作家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进行社会主义美育教育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美育教育途径之一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因此,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广大人民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所谓“文艺作品”,就“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明确了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各个层面论述了13个与“美”有关系的重要文艺问题,其中重点谈到怎样处理好“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关系和文艺的“真善美”问题。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论述到:“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将美学提升到中华文明的高度,更是向我们传递了应该“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的殷切希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