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龚哲明)记者近日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获悉,出席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深化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用能体制机制,逐步优化我市产业用能结构,严格监控用能单位用能情况,凝聚多方合力,努力构建节能低耗型社会。 6月24日至2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4年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情况的报告。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2014年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省节能降耗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深挖技改空间,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8%,能源消费增速为1.17%,全社会用电量为576.7亿千瓦时、增长3.11%,“十二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7%,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能源“双控”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进度要求。 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四方面具体意见建议: ———深化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用能体制机制。一是要全面落实能源“双控”目标责任制。重视单位GDP能耗控制,综合分析,常抓不懈,确保“十二五”和年度目标的完成;强化用能总量控制,科学判断用能极限容量,保障我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用能机制和完备的能源消耗标准,合理运用价格的杠杆作用,实现能源使用的高效和最优化配置,逐步减少行政强制性干预。三是要探索建立资源要素占用产出评价机制,对企业单位用地、用能、排放、税收、增加值等指标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相关政策扶持、资源要素配置相结合。 ———加快转型升级,逐步优化我市产业用能结构。一是要逐步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我市产业结构特点,不断优化现有布局,发展经济新增长极,努力实现“多引擎”驱动发展。二是要积极启用清洁能源,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能源转化率,降低新能源的使用成本。三是要把好审批和后评估两道关口,严控高能 耗项目引进和落地,加大用能评估的科学性和强制力,严格控制我市用煤总量,确保大气质量逐年向好。四是要优先发展低能耗、高科技产业,逐步提高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单位能耗产出率。 ———深挖节能潜力,严格监控用能单位用能情况。一是要深挖技改节能空间。加强企业节能管理,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深入推广节能技术,提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二是要深化淘汰落后产能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划定落后产能红线,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三是要科学管控企业用能。加快用能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尽早建立完整的用能监控、统计实时系统,及时有效规范控制用能行为。 ———凝聚多方合力,努力构建节能低耗型社会。一是要积极推进公共领域节能建设。加快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倡绿色出行;科学优化城市照明网络系统,加强实时监控;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二是要严格执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节能、节水、节油标准,杜绝浪费和低效率使用。三是要提高全民节能意识。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节能理念,表彰节能先进,让节能降耗深入人心,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