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民政部、财政部发出通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将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方案,在9月份之前把补助金发放到抗战老战士手中(8月11日人民网)。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给抗战老兵发放5000元补助,不仅能为那些贫病交加的抗战老兵送去急需的物质保障,更能为他们送上最真诚的精神慰藉———他们为国抗战的英雄业绩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褒扬,其意义远远超过补助数额。 这不是国家第一次对抗战老兵发放一次性补助金。2010年9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向全国12.3万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每人3000元。遗憾的是,当时通知中没明确将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发放范围。这次,通知中所列的两类纳入发放范围的老兵尤其引人注目: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回乡务农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由此体现的制度善意,折射的让所有英雄享受英雄荣光的导向,是我们更在意和更愿看到的。 每一个抗战老兵,都是一部活的历史。回想那个硝烟弥漫的战火年代,“卢沟桥一声枪响”,惊醒了一个民族。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捍卫了国家尊严,维护了民族独立。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里,多少人倒下,甚至没有来得及立一块墓碑;那些有幸活下来的人,参与了历史,见证了历史,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如果说一个民族最可悲的是没有英雄,那么最可叹的就是不能善待自己的英雄。从枪声炮火里走出来,每一个抗战老兵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也许历史将会改写。一个社会对待老兵的态度,就是对待英雄、对待历史的态度。为所有抗战老兵送去补助和关怀,体现的是一份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走向美好明天的内在精神动力。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积贫积弱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善待老兵,善待英雄,就是一种民族信仰。听听这些抗战老兵的故事,了解了他们的浴血奋战,理解了他们的精神担当,就会知道和平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就会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呵护、去追求。 英雄不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而是代表着一种历史,以及支持历史前进的信仰和精神。对抗战老兵的善待,不仅是一种情感亲近,更是一种价值认同。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英雄,也不缺乏对英雄的尊崇。两部委发出的通知,就是要让英雄享受英雄的荣光,这是对待老兵应有的态度,也是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其进步意义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