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16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54.9亿元票房
说明了什么?

  何良京

    报载7月份我国电影票房创下月入新高,达到54.9亿元。于是乎,有业内人士高调庆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并进一步预言: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电影票房市场!

  中国的电影市场,真的一片繁荣了?

  笔者并不怀疑54.9亿元的统计数字,但我更关注这笔钱究竟是怎么赚来的。

  著名导演谢飞近期在某报上发表文章称:1980年,中国的影院观众达到了293亿人次,直到1992年以前,年度影院观众一直维持在百亿人次以上,《大众电影》杂志创造了每期965万册的世界最高杂志发行纪录。在平均票价只有几角至一元的时期,当时票房过亿的就有《少林寺》(1982年)1.4亿元,《芙蓉镇》(1986年)1亿元,《周恩来》(1992年)2.3亿元……

  看了上述数据我想大家一定会很感慨:当下全年度几百亿元的票房,如果去除一下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票价,还剩下多少?然而,还有更令人吃惊的:如今两万块银幕,却只有8亿观众人次和平均年龄为21岁的狭窄年龄段。如此一比,笔者真替为54.9亿元票房而沾沾自喜的电影人汗颜!

  电影作为一种产业,自然应该讲究市场经济规律,然而电影又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肩负着某种社会责任和使命。然而眼下的影视产业,似乎把赚钱看作“王道”,电影票价动辄几十元,个别影片通过炒作或者打着大片的旗号,无所畏惧地定出了近百元的票价。如此一来,“票房”能不飙升吗?

  除此之外,一些作品的价值取向也令人堪忧。譬如《小时代》系列作品:物质上的极致追求,精神上的道德颓废,它们在本质上是“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的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优秀的电影作品除了让人获得审美享受,还应该给人以思考或启迪。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冰峰抢险队》美国故事片,片中男主角山村管理员麦克唐纳在紧急情况下,为救受困雪山的女主角凯瑟,毅然割断了系在自己身上的保险绳,舍己救人……危难时刻闪烁的人性光辉,令人久久难忘。

  相对于13亿多的总人口,年观影人次不足10亿人次,平均全年每人看一部电影都没有,这能说是我们电影所得的成绩吗?还有从平均仅21岁的观影人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即使从纯经济角度来看,当下的电影产业也是非常失败的:那21岁以上的是一个多大的社会人口?是一个多大的产业市场?什么时候电影成了青年专属的娱乐审美项目?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去深思?

  此外,再提供一个横向比较数字:美国的电影票价一般在12-15美元之间,我们的电影票价远远抢在我们的收入之前,快和他们接轨了!所以,笔者以为,54.9亿元票房除了说明票价奇高外,剩下的都是浮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