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日记”中的影像图片,图1:3月15日,图2:4月6日,图3:5月7日,图4:5月22日。 本报讯(记者冯瑄 通讯员陈晓众)“中午12时,空气能见度50千米,PM2.5为9微克/立方米,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值为36,空气质量为优……”这些数据再配上一张定点定时拍摄的能见度图,这样的“大气日记”,在市环保局已经试行半年多了。 昨天笔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记录“大气日记”已经成为我市环境监测工作常态。下一步,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与AQI数据一道向公众公布。 我市自2013年12月起公布实时AQI数据,市民可以通过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查看每小时更新一次的6项空气质量数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数据与人们的感觉不一致的情况。“明明空气质量为优,为什么看上去仍然灰蒙蒙的?”市民时常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提出疑问。 今年3月起,为了直观记录大气质量,作为AQI数据的补充,市环保局在省内率先开始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大气日记”。在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楼顶上,摆放了一台相机,每天定时自动采集大气影像图片。 昨天,笔者拿到了今年3月到6月的一组图片,并获取了相关空气质量数据。从图片看,有几天雾霾笼罩,远处景物模糊不清,有几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例如,3月15日12时,空气能见度仅为1.9千米,PM2.5为77微克/立方米,当时的AQI数值为90,空气质量为良,远处景物很朦胧;5月7日12时,空气能见度为5千米,PM2.5为104微克/立方米,AQI数值为116,为轻度污染;5月22日12时,空气能见度为50千米,PM2.5为13微克/立方米,AQI数值为54,空气质量为良,空气通透,但出现了臭氧污染。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春冬交替季节常会出现雾霾天,空气能见度受影响,到了四五月份,空气的能见度明显提升,最高可以达到50千米,但是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状况也出现了。”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 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点均为中午12时。为何选这个时间点来记录“大气日记”呢?市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说,主要涉及空气能见度的因素,雾和霾都会影响空气能见度,但是雾会因太阳的升起而逐渐消散,霾不会,而中午12时雾一般已经消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