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23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耀华:码头上的“发明家”

  □本报记者 董小军

  【人物名片】

  胡耀华,男,50岁,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流动机械修理班班长。他通过刻苦钻研,从一个一线工人成长为宁波第一个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的一项发明为企业节约生产经费600多万元。以他名字命名的“胡耀华工作室”为宁波首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胡耀华还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浙江好人、宁波市首席工人、宁波市职工技术能手、宁波市高技能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胡耀华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岗位就是我的天地,要想纵横驰骋,必须有精湛技艺傍身,我信奉的是技不压人。”

  26年前,在踏上岗位之初,胡耀华就坚定了这个信念。为此,他每天起早摸黑,刻苦学习,度过了数年的学徒生涯,掌握了维修机器的精湛技术,以此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面对各种机械故障,胡耀华总能施展掌握的技能,一一化解。港区有不少机械设备来自国外,这些高精尖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带来难题:维修更加复杂,更换零配件的成本增加,甚至因此耽误港区的生产计划。此时,胡耀华产生一个想法:自己动手来消除故障,为企业节约成本。通过他的努力,许多进口设备的配件与国产零配件实现了互换,他也因此被一些权威专家亲切地称为码头上的“发明家”。

  8年前,港区从美国进口了20多台康明斯集卡车,到去年下半年,这批集卡车的发动机主要配件进入更新期。按通常做法,这项工作可以交给4S店完成,但在港区的规划中,柴油集卡车5年后都将被淘汰,改成天然气清洁能源车。因此,如果换用进口配件,在经济上显得很不划算。胡耀华提出,用国产配件替代,同时保证5年内可以正常使用。至今,胡耀华和他的团队,已完成了其中15辆集卡车的发动机配件更新,每台可节约费用2万多元。   

  2012年5月,以他名字命名的“胡耀华工作室”诞生,他和这个团队的同伴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动加入宁波市技术攻关队,当上了“星期天技师”,无偿帮助多家企业解决机械修理中遇到的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耀华工作室”的牌子也越来越响。截至去年年底,工作室已完成29个创新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0多万元,成为集团的一张金名片。

  “每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我就多一分快乐。”胡耀华珍惜这个时代给了他人生出彩的机会,感恩社会给了他梦想成真的舞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