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海庄市街道光明村娄家的376路公交车站新建起两座候车亭。它们是附近村民王冬妹出资自费建造的,乡亲们夸赞说:“王阿姨给大伙做了件大好事。”(9月1日《宁波日报》)而此前,奉化莼湖镇西谢村85岁的谢勇良老人也做过同样的好事:花了3个多月时间,手工打造了13把长椅,安放到当地7个公交车站,供乘客使用(7月21日《宁波日报》)。 王冬妹与谢勇良为村民办的好事,难能可贵。但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是在拷问公交服务的质量与品位。公共交通应为乘客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候车亭(棚)是基本设施之一,不可或缺,理当由公交运营管理部门建设和维护。现在有的公交线路,特别是一些农村偏僻地段的公交站点上,只有孤零零一个站牌,没有候车亭(棚),碰上刮风下雨、日晒雪飘,乘客苦不堪言。这种服务不完善的现象并不鲜见。 诚然,公交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一个候车亭(棚)可能牵扯到规划、经费、建设等方面,的确要有统筹安排,但这不应成为群众“候车苦”的理由。乘车环境越舒心,公交服务越细致,乘坐公交的人就越多,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意义不可低估。 小小候车亭(棚)关系到民生大问题,村民自掏腰包建候车亭值得赞赏,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职能部门不应也不能“缺位”,当从长计议,尽快让候车亭(棚)覆盖每一个站点,为乘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