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蒋攀 通讯员王国杰)日前在宁海强蛟镇峡山码头,船老大尤师傅将4张从近海拖曳上来的废弃地笼网交给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并换取了120元的劳务报酬。今年6月起,宁海在强蛟镇试点“众包”模式,把清理违禁渔具交给有条件的渔民进行。 “散布在象山港尾部的各类违禁渔具有近3000张,严重影响禁渔期近海幼鱼生长,破坏海洋环境。”强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当地政府采用雇船作业的方法清理违禁渔具,但是以地笼网为主的违禁渔具主要放置于500米内近海区域,受潮汐影响,每天作业时间仅为3小时,单船作业不仅成本高,且效率低。 为此,宁海探索引入“众包”模式,引导和鼓励当地渔民利用自身优势参与违禁渔具清理,最大程度发挥群众力量。“众包”模式采取“定时、定点、日清”的管理办法,政府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下午3时到码头清点由“众包”清理的违禁渔具,并按价支付报酬。按规定,一般近海地笼网清理费用30元/张,由渔民在潮退后到滩涂上手动清理的地笼网报酬增加一倍。 这一模式充分调动渔船和渔民资源,日均清网超过50张,与原来单船作战日均清理20张左右相比,清网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参与“众包”渔民大多为从事休闲渔船旅游生意的转产渔民,作业成本几乎可以不计,在给予一定劳务报酬的情况下,其成本也比政府专门雇船清理大幅下降,降幅在70%以上。到目前为止,有20余艘休闲渔船积极参与,清网次数200余次,清理地笼网等违禁渔具计2000多张,节省开支9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