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慧 《无声告白》是一本华裔作者创作的小说,获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不过细读下来,它那并不具有多少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中渗透的是冷漠家庭的难解困境,而这样的困境其实和中国背景的关系不大,至多就是打了个擦边球。 故事有一个悬疑小说式的开头。主人公之一莉迪亚死了,死因不明,只知道是殒命于一处湖泊中。警方既找不到犯罪嫌疑人,也寻不见有力的自杀动机。如此,每一个读者便会猜想这个正处于青春期的美丽女孩怎么就蹈上死地了?但作者接下来并不忙着为大家答疑解惑,而是将笔锋倏忽一转,进入了对莉迪亚父母兄妹以及她身前家庭生活的介绍和回忆中去了。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是哈佛大学的华裔学生,除了拼命让自己成为学霸,在哈佛立足外,别无他路可走。母亲玛丽琳则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性。两人看上去是勇敢突破了种族差距和文化差异而走到了一起。然而,婚姻和恋爱毕竟是两码事。婚后的詹姆斯,一心想让自己融进白人圈里,甚至不惜借助妻子的社交关系来打开局面。但在壁垒森严的20世纪70年代,要实现这个目标,极为困难。玛丽琳不仅没那么大的能量使丈夫得遂所愿,相反,现实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令她对家庭生活颇感厌倦。而且她还和很多爱女心切却不知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母亲一样,期盼着大女儿莉迪亚能女承母业,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学医梦想。殊不知,如此善意的“逼迫”正是小说开头那一“悲剧”的潜在肇因。 其实,小说里这对父母的面目,对于我们中国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男主外,女主内,一心捉摸着自己需要通过孩子的“成就”来获得些什么,却很少去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看法和感受。他们想当然地将自己人生中的失意化作了培养儿女的无穷动力,久而久之,便步入了教育误区之中。《无声告白》中的詹姆斯一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完全有理由叫外人艳羡的中产阶级家庭,但这个家庭实际上并没有旁人想象的那样其乐融融、温亲和美。相反,内里充满了不足为外人道的隐患,家庭氛围既压抑又晦暗。大儿子汉斯对父母的厌烦已令他懒得用语言表达了,一心只希望早早去读大学。小女儿汉娜也明白父母将全部的期望放在姐姐莉迪亚身上,自己的优劣大抵是无关紧要的。莉迪亚本是个聪明、善良、积极、健康的孩子,可母亲的种种要求好比是“温水煮青蛙”;哥哥的离开又令她在这个家中失去了最后一份情感上的依傍;妹妹汉娜和朋友杰克也不能给予她所需要的关爱;偶然间察觉的父亲“出轨”行为,在她受伤的内心更添一份难以启齿的刺痛。这个家庭的问题不断叠加,却没人寻找一个疏通、纾解的方法。终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一天到来了…… 作者伍绮诗女士极为出色地刻画出了詹姆斯家每一个家庭成员那千回百转的幽微心态。故事中的人物不具有脸谱化的善恶形象,但他们身上多多少少存在瑕疵,比如自私、无知、自以为是等。其间,作者描摹最为细腻真实的还是少年人的心理,他们涉世不深,阅历尚浅,心智也没有成人那般成熟自若,所以一旦内心积存了一些不想或者不便告诉旁人的痛苦,自身又不具备化解的能力时,他们便会很自然地将这种恶性、消极的心理毒素放大再放大,以致痛苦转为灾难———最后,冰冷的积雪压弯青葱的嫩枝,死亡也就成了最为直接的无奈选择。 莉迪亚的悲剧映射出的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普遍现象,只不过她的结局在《无声告白》这部文学作品中显得更为极端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