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艺评论的功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文艺评论是为了和读者分享感受,所以我为读者写作,向读者负责。但是,一个优秀的评论家还需要有自己的社会担当和责任。虽然评论并不承担指导创作的功能,但是可以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中起重要作用,而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必定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今天我们从事文艺评论工作,仍然需要重建戏曲的基本价值观。 首先,我们需要重建对传统的认识,尊重经典的价值体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永恒的魅力。《牡丹亭》《西厢记》《琵琶记》演了几百年还在演,这就是经典。经典作品难免也会有瑕疵,但是如果妄加修改,经典必然受到破坏。《四郎探母》是最有名的京剧剧目,坦白地说,其中也不免有词句不通之处。无数人想改,自以为可以改得更好,但最终留下的仍然是原来那个“有毛病”的《四郎探母》。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多少年来,我们过多地谈论戏曲传统的缺点,却缺少对其魅力的认知。因此,重新修复对传统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说清楚、说精彩,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亲近传统、接触传统,并且从情感上认同传统的价值。 第二,是恢复对技术的尊重。60多年来,我们受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的影响,认为演员的表演必须从内心进入人物、体验人物,甚至认为你只有进入人物才可以演好戏。戏曲培养演员的方法不是这样的,戏曲的培养方法是注重学生的形体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套身体上技能,也要练好“玩意儿”。那么,内心体验要不要呢?我们的前辈从来都没有否认过心里的感受对表演的重要性,但是对表演来说,身体技能是第一重要的,而且也是唯一可以训练的。所以,身体就是训练的全部内容。 如果说今天的戏曲有问题,最根本的不是因为演员没有读书没有文化,是因为演员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是基本功训练得不够,是因为我们身体控制与把握能力不强,而不是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不够。我并不否定文化的重要性,而是说假如我们把“有文化”,尤其是把读书、识字看成是演员成长过程的关键,那一定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通过戏曲评论,重建对技术的信任和尊重。 第三,我们要尊重市场。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充分认识文化市场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评论家习惯于将市场妖魔化。太多人公然反对市场化,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会出精品:如果剧团都走市场,大家都想着挣钱,谁来创作精品?试问,人类历史上那些优秀的艺术精品是在什么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中国戏曲历史上数以万计的经典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出现的?梅兰芳的伟大艺术,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的;“越剧十姐妹”也是在上海高度商业化的市场环境里涌现出来的。中国戏曲史上,包括京剧和地方戏在内,绝大多数经典剧目都是艺人在市场环境下创造的。不能把市场经济和精品的出现对立起来。诚然,在非市场经济环境下,或许也能出好作品,然而把市场与精品对立起来的观点,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什么叫市场?我们都赞同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在哪里?人民就在市场。如果我们否定了市场,戏曲就会变成业内人士的卡拉OK,就会变成歌功颂德的无聊创作,对戏曲来说那就是一条死路。 (本文由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友燕玲根据傅谨在“宁波市首届文艺评论培训班”上的讲稿整理而成,文字经过本人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