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英杰 张伟方 项一嵚 通讯员 曹刚 刘芳 开发区与所在地乡镇,常有“不得不说的事”:开发区主攻招商引资,乡镇统筹综合发展,如同“兄弟俩”,但条块分割、“分灶吃饭”让沟通成了难题,尤其在一些具体工作任务上,经常各执己见、各自为政,无法一条心,“两张皮”的困境,在全国普遍存在。 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的慈东片区,过去十年也经历过这般窘境。 2004年起步的慈东工业区,当时的定位仅是中小企业集聚地。随着工业区的不断壮大和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慈溪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将原龙山、三北、范市三镇合并为新龙山镇,并与慈东工业区实行片区统筹,一体考虑产业区和城镇化,统筹慈东发展。 毗邻宁波城区的慈东,渐渐站到慈溪发展舞台最中心。但区镇“各自为战”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滨海区有土地有政策,却因缺乏配套事业而少有大项目落地;镇上已有建设基础,但因缺乏资金,无法跳出乡镇发展的旧框子。 怎么破?2014年,随着慈东滨海区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慈溪市委、市政府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龙山镇与滨海区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区镇合一”,长远布局区镇融合“一盘棋”。 区镇融合一年多,改革红利初步释放。在招商难招、新城难造的大环境下,慈东片区发展逆势上扬。今年前8个月,区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60亿元,同比增长8.9%,全年工业产值可望突破660亿元,财政收入11.83亿元。 区镇融合之乐章,为何奏得“靠谱”?笔者到龙山探究其改革轨迹及启示。 启示一: 抓住班子融合牛鼻子 “两张皮”变“一盘棋” 开学以来,龙山中学校风大变样,迟到的少了,讨论习题的多了。“以前8个班级只能招满5个,今年满员,分数线还比慈溪普高录取线高5分!”谈起慈溪中学和龙山中学组建教育联盟学校,龙山镇文卫副镇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红平笑逐颜开。 镇级高中攀上省一级重点中学的“高亲”,得益于区镇“联姻”。而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以前,区镇职能交叉划分不清,像‘两张皮’。”慈溪市委常委、龙山镇党委书记兼滨海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孙黎明谈起“一条路的变化”:区镇间的伏龙路因为体制问题,过去一直小修小补,老百姓意见很大。区镇合一后,开发区出资4500万元,镇里派人维护,原本很难单独解决的问题立即搞定。 “关键是抓住了班子融合这个‘牛鼻子’,班子成员在龙山镇和开发区交叉任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区镇的“双料”规划建设局局长谢志坚说,领导带头促进要素重组,各项建设大有起色。比如,灵峰浦-跳头浦公路工程、长邱线延伸段工程已开工,预计明年通车。 机制理顺,职能厘清。区镇优势互补,既不“抢着上”,也不“踢皮球”。 龙山镇成为开发区的“总后方”。以班子为龙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机构由镇向区延伸,实现区镇全覆盖。 开发区用发展成果反哺龙山。龙山公交中心站投用后,慈东片内城乡公交线路将增至5条,连接其他区县的线路也将在此汇集。 启示二: 一体招商谋新篇 “对手”变“队友” 区镇融合后,多头招商变一体招商,直指“招商难”。 龙山镇从开发区的招商“对手”成了“队友”。“以前,镇上从区里‘抢’来厂商,却没有土地厂房可供落地。现在工业招商以开发区为主,镇里提供配套建设,顺多了!”开发区投资合作局局长朱俊杰说。 开发区的政策、土地、人脉资源为镇里注入新鲜血液。“企业家信息库扩容,谁的亲朋要投资什么项目,一清二楚。”朱俊杰说,1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加入龙山商会理事会,“以企引企”更方便。 融合,还让区镇间的“真空带”变成风景带。蜿蜒而上的伏龙山登山步道、修复后的三北轮船码头遗址、伏龙湖环湖景观带……开发区员工和居民有了休闲地。“出去招商更有底气,开发区有了整个镇的自然人文资源作依托,再不光秃秃。”谈起招商“金名片”,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项海霞很自信。 统中有分。在统一平台上,二、三产业一起招商,根据区镇不同特点安排具体落户项目。“综合项目能拆分,哪里合适去哪里。”朱俊杰说,去年签约的新美居国际建材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690亩,其中办公和房地产部分落在龙山新城,建材加工部分被推荐到开发区。 一体招商带来“核聚变”效应。目前,开发区已投产企业230家。截至6月底,公牛、海尔、丰树、普洛斯等10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6亿元。更多企业在此看到“二次招商”的美好前景。公牛装饰开关生产基地去年产值8亿元,建设中的项目新增投资5亿元,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投产,预计当年实现产值20亿元。 启示三: 产城融合一盘棋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 改革没有终点。站在区镇融合的新起点上,龙山又面临新问题:新城如何留住企业员工特别是研发人才?如何从小镇升级为“20万人口的滨海小城”? 前者是前来投资的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后者是区镇干部的新目标。 “我们要的不仅是一个工业园,还是一个集生产、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小城市。”孙黎明说,产城融合是两大问题的根本归结点,开发区职工就是龙山新城的新主人。 融合后,无法单干的民生工程有了“大手笔”财政支持。区镇拧成一股绳,组团规划品质新城,公共事业高标准跨越式发展。 教育事业“升级换挡”。组建联盟后,慈溪中学业务副校长兼任龙山中学校长,两校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共享资源。新城幼儿园和慈东实验学校开始招标,新城初级中学将在年底前开工,开发区1000多名员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将被“打包解决”。 医院也将从镇级跃升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龙山医院和市第一医院将共建“宁波市第一医院慈溪医院”,新老龙山人看病再不用跑远路。 岭深常得蛟龙至。城市品质提升了,自然不愁留不住优秀人才。三禾厨具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程强是公司从广东挖来的,他说:“几所学校落成后,就能把孩子从湖北老家接来了。” 普通职工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也被“包圆了”。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龙山新城已初具规模,综合写字楼、市民广场、龙山医院迁建工程加速推进,设计中的城市综合体、文体中心、金融中心也将让这里“更上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