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

  “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场景鸟瞰
  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建筑外景
  观众参观“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
  宁波近年出版(发表)的部分水下考古科研成果
  2008年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揭牌成立
  2010年7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奠基建设

  中国是海洋大国,浙江是海洋大省,宁波是滨海大市。发展水下考古事业,既是落实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市文物事业的必然选择。自1998年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工作站在甬设立以来,宁波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发掘与保护并重,研究与展示并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誉为“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

  昨天

  整装起步

  厚积薄发

  “7000年前,宁波人的祖先河姆渡人就已刳木为舟,以楫为马,向海洋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盛唐开元年间设立的明州(今宁波),是我国最早以海洋贸易为中心功能的城市之一;清代中晚期城市开埠通商以来,宁波的海上交通贸易与对外文化交流更趋频繁而多元。”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认为,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和自古繁荣的港口商贸,为宁波水下考古事业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波发展水下考古具有“地缘优势”。宁波全市境陆域总面积约9365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达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788公里,岛屿岸线长774公里。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岛屿面积524.07平方公里。这些曲折漫长的岸线、岸线围合的港湾、港湾内外的岛屿,以及余姚江、奉化江、甬江等交错纵横的江河溪流,东钱湖、上林湖、四明湖等星罗棋布的湖泊库区,共同构筑了宁波发展水下考古的“地缘优势”。

  宁波拓展水下考古具有“资源优势”。宁波,历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交通贸易口岸,是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出海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考古发现已一再证明,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先民,已能娴熟掌控“以舟作车”“以楫为马”的水上生活。特别是东汉末期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发轫、唐宋时期明州港口兴盛、清代中晚期城市开埠通商以来,频繁多元的海上交通贸易与对外文化交流,逐步造就了宁波水域丰富而深厚的水下文化遗存,积淀形成了宁波拓展水下考古的“资源优势”。

  宁波开展水下考古具有“先发优势”。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高危行业,作为一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兴学科,水下考古出现至今只不过100多年,进入中国也不过20多年。幸运的是,就在水下考古进入中国仅仅10来年后的1998年5月,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就选择在甬城举办;同年12月,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工作站———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又告成立,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张文彬等领导亲自来甬揭牌。二者标志着宁波水下考古开始起步,正式拉开了宁波水下考古工作的历史序幕,也一举成就了宁波开展水下考古的“先发优势”。

  今天

  十年一剑 破水而出

  “宁波历来是领风气之先、出工作经验的地方。特别是在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无论是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还是业务发展,宁波走在了全国前列。”曾兼任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表示,宁波的水下考古工作机构从无到有,专业队伍由弱渐强,考古成果积少成多,创造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宁波经验”。

  宁波水下考古机构建设拥有多项“全国第一”。继1998年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2008年升格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首设以来,宁波在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方面再次走在了全国前列,又相继创造了三项“全国第一”:2010年7月29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经中编办核定正式定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后的第一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正式成立,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等领导亲自来甬为宁波基地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建设工程揭牌奠基;2012年5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是我国第一个县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2014年10月16日,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发掘研究、出水文物修复展示、专业人员培训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正式落成开放,这是我国首个建成投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宁波水下考古人才培养呈现“高地效应”。据统计,迄今国家层面共举办过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5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2期、国家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专项技能强化培训1期、出水文物科技保护培训3期、水下考古技术(深潜)培训5期。除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外,宁波派员参加了其余全部的培训工作,并先后承办了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和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目前,宁波已拥有水下考古队员10名,其中水下考古教练1名、潜水长1名、技术潜水队员5名、出水文物科技保护人员4名,专业人才力量稳居全国前列。他们不仅承担着宁波、浙江水下文物调查、探测、发掘和保护、研究的重任,同时也频频出现在国内外重大水下考古的大舞台上。如相继参与了“碗礁Ⅰ号”“华光礁Ⅰ号”“南澳Ⅰ号”“南海Ⅰ号”、南海科考等重要水下考古活动和肯尼亚援非水下调查项目,应邀出席了第四届水下考古国际大会、第一届中韩水下考古学术研讨会、亚太地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会议等国际性工作与学术会议,合作举办了中·法“船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发表)了水下考古学术性、科普性文章多篇(部)。“探索蓝色文明———水下考古创新团队”先后获评宁波市、浙江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宁波水下考古人才的“高地效应”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被誉为“水下考古的宁波帮”。

  宁波水下文物资源普查践行“两个率先”。“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并受浙江省文物局委托,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共同负责浙江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工作。在调查实践中,宁波在全国最早提出并努力践行两个“率先”:一是率先将水下文物调查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范畴,获得国家认可;二是率先制定水下考古调查与水下文物普查技术规范,并应邀在全国多地巡回讲课,传授“宁波经验”。2009年2月和12月,两次全国性水下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会和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总结会均因此选择在宁波召开,极大地推动了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进程。

  宁波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完成“大成之作”。谈起中国的水下考古,必然会提到宁波;说到宁波的水下考古,“小白礁Ⅰ号”也必定会被提及。2008年秋,一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领衔,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队员组成的调查队在宁波象山石浦渔山列岛开展水下文物普查时,在北渔山岛小白礁畔水下24米深处发现了一条已沉睡160余年、后来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的清代木质商船。2011年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小白礁Ⅰ号”进行发掘,这成为迄今宁波、浙江首个获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2012年与2014年夏,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度联合组队,并汇集国内外水下考古与科技保护力量,相继完成了“小白礁Ⅰ号”船载文物与船体发掘任务,共出水各类文物1060余件,船体构件244块。更重要的是,“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因其理念、技术、方法“三位一体”的屡屡创新,被誉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标志”,堪称宁波水下考古的“大成之作”。

  宁波水下考古联合执法体现“与时俱进”。自2010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关于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协议》以来,国家多次部署动员,各地积极行动响应,宁波自然也是“与时俱进”,不甘人后:2011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修班在宁波隆重开班;2012年4月,宁波正式启动管辖海域文化遗产联合执法行动;2013年7月和2014年6月,浙江省又先后两次在宁波举行联合执法行动,初步形成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联合执法机制。

  明天

  新的征程 扬帆远航

  未来五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宁波水下考古,如何适应新常态?因应新形势?呼应新要求?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表示:“宁波水下考古将积极对接各级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宁波‘四好示范区’、甬舟‘港口经济圈’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内涵,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提升基地影响,打造“城市品牌”。作为我国首个挂牌成立和首个建成投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波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北仑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顾玉才等领导均曾亲临宁波基地视察调研。自2014年10月16日落成开放以来,宁波基地对陈列展示区、保护修复区、收藏整理区、学术交流区等部分功能区块进行了调整提升,使其功能更加完备,管理更加规范,布局更加科学,使用更加舒适。在今后几年中,宁波基地将作为我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桥头堡,承担宁波海域的水下考古、参与东海海域以及国内外其他水域的水下考古工作,开展与其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等工作,不断扩大提升宁波基地在全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影响力,将水下考古打造成宁波城市的新品牌。重点在两方面下工夫:以“小白礁Ⅰ号”船体保护项目为契机,不断改进出水文物尤其是饱水木质文物的保护手段,积累成功经验,为将来的出水文物保护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承接国内外重大的保护工程项目;同时,继续加强学术合作,深入推进水下考古学科建设,持续举办“水下考古·宁波论坛”,为国内外水下考古同行提供交流互动的高端学术平台,提升城市软实力,使宁波的水下考古始终领跑全国。

  共享保护成果,落实“文化惠民”。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与民共享”,乃是贯彻国家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推进文化强省、强市建设,落实“文化惠民”宗旨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将依托现有开放功能区块,对“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进行改造提升与展品更换,增加藏品展示数量,加强数字化展示手段,积极展示水下考古新成果,让公众可实时了解我国水下考古20多年来的发展轨迹与重大成果;推广应用“宁波基地手机智能管理系统”和“考古宁波”公众微信号,合力打造“宁波市公众考古活动基地”,主动融入现代社会发展,适应年轻人群需求。加快基地文物标本陈列室建设,推出“以考古出土(水)文物标本反映宁波历史发展脉络”的专题性、半开放型标本陈列室,供相关领导、全国同行和本地从业人员观摩、学习、交流、研究。

  探索“蓝色文明”,打造“水下甬军”。未来一段时间,宁波水下考古人将根据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省、市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依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继续深化拓展水下考古领域,持续探索蓝色海洋文明。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和课题主要包括:密切配合“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和“港口经济圈”建设,重点申报实施“渔山列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项目;有序开展宁波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以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和舟山方面合作开展舟山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重点合作开展舟山六横岛“双屿港”田野与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合作开展浙江其他地区以及上海、江苏等周边地区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重点合作开展上海“长江口Ⅰ号”水下考古项目;完成“小白礁Ⅰ号”和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科技保护修复项目;同时,按照“立足培养,择优引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总体思路,逐步构建实战技术与研究水平较高、综合能力与专业素质较强的水下考古人才梯队体系,并争取打造成为一支宁波唯一、浙江第一、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水下甬军”。

  自1998年至今,宁波的水下考古已经走过了17年,从筚路蓝缕的创业期,到羽翼渐丰的发力期,再到如今独树一帜的创新期,这一段艰难而荣耀的征程,宁波水下考古人一路探索,一路坚定,从容走过。随着综合国力与宁波城市实力的增强、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重视、社会各界与兄弟单位的支持,相信宁波的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将描画出更加波澜壮阔的明天!

  (本版照片由市考古所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