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陆明光 周瑾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鄞州同谷路与句章中路路口。这里有一个由交警、城管、巡特警、路政和运管等多部门联合组建的执勤卡点,针对进出四号码头的工程渣土车辆进行检查。 就在这个执勤卡点不远处的汽修店,记者看到有不少大车正在排队等着“整改”———把非法加高的货厢栏板给切掉。一名工程车车主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是巡逻检查的力度加大了,就连中午、夜间以及双休日都管起来了。一旦超载被查,交警要罚款、扣分,记满12分就要降级了。不仅如此,城管、运管部门还要处罚。 如今,“像查酒驾一样整治工程车违法”不是一句空话了。记者在由多部门联合召开的通报会上获悉,从9月下旬四部门发布“联合通告”以来,执法人员深入运输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逐一走访、约谈。截至目前,全市1334辆宁波牌照的工程渣土车,已有815辆完成整改,拆除了非法加高的货厢栏板。其中,市三区整改进度较快,目前已完成九成多,其他县(市)区为六至七成,预计本月底能全部完成。除此以外,截至10月19日,联合执法小组共现场查处工程车交通违法行为1241起。 尽管成绩喜人,但也有不足暴露出来,最典型的就是外地号牌工程车辆管理问题。本地号牌工程车与外地车本来就存在着竞争关系,如今本地车被关进了笼子,原本的平衡态势势必会被打破。尽管从理论上说,外地车进不了市区,因为各种违法问题存在申请不到通行证,但现实是,“闯禁”违法成本过低,难以形成威慑。 为此,这次通报会也给出了答复,各部门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调研,绝不能让守规矩的车辆吃亏。今后除了加大下半夜的执法力度外,处罚力度也将相应加大,并且将与建筑工地等方面达成协议,出事了先问责“源头”,以此形成倒逼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