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铭记

———向老一辈基层党组织书记致敬

  王信德
  李成表
  马家富
  傅嘉良
  吴祖楣
  许水珍
  葛菊英

  本报记者 黄 合 通讯员 勇祖轩

  编者按

  基层实,则社会稳;头雁强,则合力聚。

  翻开宁波沉甸甸的历史画册,串联其间的是一条红色的主线———它书写了基层党建事业薪火相传、生机勃勃的优良传统,镌刻着老一辈好支书深耕一线、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记载着他们带领广大群众走出贫困迈向小康的感人故事。

  薪火相传,精神不灭。在全市首届“金雁奖”评选过程中,一个个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老支书”们一次次被重提、一遍遍被追忆———王信德、李成表、马家富、傅嘉良、吴祖楣、许水珍、葛菊英……他们是宁波老一辈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优秀代表,他们虽然离开了岗位,有的甚至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忘我奉献的精神已永久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刻在了群众的心坎里。

  在我市首届“金雁奖”评选表彰开展之际,本报将推出系列专版报道,向默默耕耘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们致敬,以此激励人们铭记前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艰苦创业”作底色

  他们是深耕农村的拓荒人

  一个甲子之前的宁波大地,百废待兴。

  农村的未来在何方?发展的道路怎么走?如何改变农村的旧貌?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对于老一辈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来说,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迷雾之中的一片荒原。他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内心的热度和手中的明灯,坚定地朝着美好的彼岸迈进。

  上世纪60年代,全国上下刮起了“农业学大寨”之风,那时,鄞州东吴勤勇村原党总支书记王信德,还是个刚刚到而立之年的小伙。他跑到大寨去取经,回来后便开始在勤勇村开始了他的“开荒”之路。

  山光、地荒,集体空,个人穷……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王信德清醒地认识到,村里的问题,关键是“穷在志里,苦在水里”,要下定决心,打好治水、治溪、治田、治山、治路、治村“六大战役”。

  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作为村里“掌舵人”,他始终冲在一线———在乱石成堆的地方开茶山,他冲在前面;建造水库、改溪造田开公路,他冲在最前面;春节除夕值班轮守,他冲在最前面……

  整整10年时间,他起早落夜奔走在田间地头,除开会外,他都和社员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连到公社开会的空隙时间也不放过;村里新楼房建好后,他让社员群众先搬进去,自己却住在村角矮小的简易作坊里;即使家里头喝稀粥、咬番茄,也不要大队的一分钱。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王信德的身先士卒、带头表率下,村里3年时间就修筑了10个山塘水库,让80%的农田旱涝保收;培育了山林,开辟了茶园,种上了桃子、梨头、桔子等经济作物,勤勇村这个曾经“穷山恶水”的小村庄,一下子拥有了百万“家产”。

  “做一世人时间有限,要多为群众做点好事。”王信德老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村民社员眼中,这个老是赤脚在田间地头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是村里最宝贵的财富,是勤勇人步入富裕之路的带头人。

  同样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龙潭涂田贩,赶水不进泻水难,一场大雨水满滩,冬天栖野鸭,蚂蝗像扁担”的滕头村,等来了改变它命运的人———他就是当时滕头村新任党支部书记,36岁的傅嘉良。

  1965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傅嘉良,提出了一项宏伟工程———“改土造田拔穷根”计划,这项工作直接为后来滕头的立体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65年到1980年,这个计划一干就是15年。15年来,傅嘉良领着村民、披星戴月、挑土抬石,由于劳累过度、身体虚弱,血吸虫钻进了他的身体,每次发病时,不是冷得发抖就是热得烧心,两条腿肿得像根红柱子。但傅嘉良“轻伤不下火线”,他每天照样一大早赶到工地,没力气站着,就坐在地上指挥。在傅嘉良的带领下,滕头村共搬掉136个坟堆石礅,填平29个河槽池塘,新挖万米地下渠道和1400米河道,铺设8500米机耕路,终于把1200多块杂碎田地改造成200多块方正平展、大小划一、排灌灵便的高产粮田,同时还为村里新增耕地52亩。

  这边热火朝天,那边又战鼓擂响。富有远见的傅嘉良一刻都闲不住、等不起,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深层次的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间作或轮作、果粮间作、地面立体养殖、山林立体种植,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模式。

  河边载果,水中养鱼,鱼粪肥泥,河泥肥果,山顶造林,山腰发展竹笋,山脚栽种水蜜桃……短短几年,原先的落魄村子,变成了“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河水绕村庄,桔子渠、葡萄河、绿树成荫花果香”的美丽新家园。

  1993年6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傅嘉良从联合国副秘书长多德斯韦尔手中接过了“全球生态500佳”的奖状和奖章———这是滕头村这样一个800余人的小村庄创下的世界奇迹,也是傅嘉良及滕头人聪明才智和汗水的结晶。

  “鞠躬尽瘁,劳苦功高”,这是傅嘉良离任时村民送来的锦旗赠语;同样,这也是这个时期,一群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农村书记们身上共同的“标签”。

  作为“拓荒者”,他们心中满怀对人民的赤诚,独自承受着困惑和苦楚,牺牲小我和小家,为基层社会的起步和发展,铺好了画卷,夯实了基础。

  “敢为人先”闯新路

  他们是引领创富的带头人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似春风似雨露,吹遍祖国大江南北。

  四明大地,万物复苏。有一批“领头雁”目光如炬,肩负着父老乡亲的重托,开始勾勒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蓝图。

  那一年,38岁的李成表刚刚当上鄞县云龙镇上李家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个怀揣着宁波水产学校渔捞专业毕业证的中专生,是村子里“知识分子”,也是个“敢吃螃蟹”的年轻人。

  那时的上李家村真可谓是“一穷二白”。村里既无资金又无财产,办公的地方还是那个做过粮仓已不再使用的破祠堂。

  穷则思变!喝过“墨水”、与时俱进的李成表,明在上任伊始确提出“若要富,农、工、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副业为补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为村里找到了一条“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农工贸综合协调发展”的致富路子。

  这在人们习惯了“小农经济”思想的当时,可以说一次翻天覆地的观念转变。

  1980年,上李家村创办了村彩印厂,开工不到一年经济效益喜人,直接带动村里建起7家村办集体企业;1986年,村里兴建了一个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大型养猪场和养鸡场,是年,上李家村被评为省、市级“七五”畜牧生产模范村;1988年,村里正式启用我省第一个村级沼气综合工程,后被授予“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进集体”……

  在李成表的带领下,上李家村摘下“贫困帽”,走上了富裕的幸福路。至1990年,全村484个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0余元增加至1680元,涌现近40户“万元户”;186户农家全住上了卫生间里装有沐浴设施、厨房间装有沼气的现代化住宅楼,人均住房面积42平方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敢为人先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前瞻的眼光,抓住的也不仅仅是发展的机遇。

  1985年,34岁的许水珍开始担任余姚泗门镇小路下村党委书记。小路下村原是一个移民村,100多年前,才有先人在这片滩涂上落脚谋生,捕鱼为生,晒盐度日,草舍为家。

  面对这样一个杂乱无章的村子,许水珍认识到唯有破旧,方能立新。

  在她看来,要改变村庄的旧貌,就得先打破土地使用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界限,由村里集中起来统一对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进行重新分配,再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不久,在许水珍的策划下,小路下村请来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搞村庄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把全村的土地划分为住宅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公共设施区等区块,进行精细化建设。

  与此同时,许水珍把“工业强村”作为小路下村村民共同致富的目标。她将在营销方面有一定专长的崔登来,推荐为余姚市电线厂厂长,从一根小插头起家到逐步走出国门,如今这家电线厂凭着400多张国际认证证书,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从1000多万跃升到数十亿元。

  那10年时间,小路下村培养出100多名企业精英,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周边村和外省的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小路下村村民也转身一变,从传统的农民转为新一代产业工人。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庄环境不断提升,家家户户住新房,人人都会开车子。

  “悠悠的溪涧绕村而过,漂亮的楼房联排建起,家家户户门前绿树成荫……”村民陈玲娣自己编词,以说唱的形式演绎了村子30年来的幸福之路。正是在许水珍的带领下,小路下村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变成远近闻名的余姚样板村、浙江省文明村经济强村。

  励精图治,敢为人先。

  作为“领路人”,这些基层党组织书记身上更多了些现代化的底色。在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中,他们历经千般锤炼,带着村子在潮起潮落中稳站潮头,为群众更好的生活品质打开了天地,累积了财富。

  “情系民生”写大爱

  他们是群众眼里的贴心人

  经历数十年的艰辛耕耘,宁波基层在“领头雁”的苦心经营下,焕发出欣欣向荣的活力和魅力。

  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大家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这些村书记的心里也像吃了蜜那样甜。

  不过,和城市相比,农村的发展还是差了一大截。有的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有的道路不通、房屋矮旧,有的甚至缺水缺电、生活不便,有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精神生活依旧贫瘠……

  “千方百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头等大计,为的就是让群众身临其境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在鄞州湾底村,“人民第一,创业万岁”这8个字,被原党总支书记吴祖楣一个字一个字刻进村子发展历程中。

  为了群众的幸福安康,在吴祖楣倡导下,湾底村不断加大村级设施建设,先后建成108平方米的图书馆,250平方米的夕阳红乐园,720平方米的幼儿园,占地45亩的休闲公园和设有篮球场、网球场、壁球馆、乒乓球馆等活动中心,进一步健全了村里的各项生活配套设施。

  2001年,湾底村又投入上亿元开始新村建设。第一批58套新房,优先提供给大龄青年、公司外聘技术人员和部分安置户;随后又先后建成530套多层住宅、91套联体别墅、116套低层小套型,村民全部搬进绿树成荫的新房。

  对于“老书记”吴祖楣来说,群众利益一向是心里第一位的。多年来,湾底村先后制订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老年人养老金制度,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承担村民子女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杂费,同时,还打造了“石头文化”和“长廊文化”,组建腰鼓队、扇子舞队等文体队伍,极大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承诺,更是实践中的“导航灯”。

  农村如此,社区也一样。葛菊英,是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的一名“小巷总理”,在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38年间,她用一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大爱之心,引领社区发展潮流,创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后大街社区”品牌———第一家社区服务站、第一家社区收藏博物馆、第一份社区内部报纸……镇海后大街社区屡创浙江乃至全国社区10余个第一,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

  与此同时,在葛菊英的力推下,后大街社区率先推行错时上班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晨会制等一系列方便群众制度,最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明确要求社区干部对居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坚决做到不用“我不知道”、“这事不是我负责”等“不”字回答,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为了实现基层治理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目标,一代一代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前赴后继,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真心付出,换来了基层群众的点赞和认可。

  2001年底,一直埋头干活的慈溪湖塘新村原党支部书记马家富,得知自己患上了白血病。在生命的最后5年的倒计时中,他没有停下自己开拓奋进的脚步。村民们经常看到,马家富一边挂点滴、一边办公,旁边放着妻子刚刚熬好送来的中药。

  村民吴秀生说,有一次他看见马书记一边用拳头顶住腹部、一边在村里转悠,问他才得知是在为村里铺设水管先行踏勘,以尽可能铺直线,不浪费材料。“那天深夜,我看到树下有个人蹲着蜷缩成一团,走近一看竟然是马书记,他脸色苍白、冒着冷汗。”

  2002年8月8日,马家富咳了一天血,深夜,悄然逝世。去世当晚,村民们自发前来帮忙搭灵堂,很多村民整夜为他守灵;灵车出殡,村里的男女老少跟在车后送了一程又一程……

  做了23年村支书,马家富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变成了省级文明村和小康建设示范村,全村个体私营企业达56家,吸纳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5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

  流水无声,却滋润万物;大海无言,却胸纳百川……

  回顾是为了铭记和感恩,表彰是为了发扬和传承。

  接过了老一辈的衣钵,我们相信,新一代的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们,面对新时期、新环境、新挑战,将继续迎难而上、激流勇进,为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而执着坚守、奉献一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