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

造城市高端经济蓝色引擎 筑创业创新人才

     

  本版文字 余晓辰 吴红波 阮瑶娜

  前  言

  如果以一条时间轴来记录宁波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

  2000年,宁波被国家发改委认定“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2011年,宁波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2012年8月,宁波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2014年2月,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的前身———宁波电商城在江北举办开城仪式。

  2015年6月,宁波电商城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5年8月,宁波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设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的意见》,吹响了甬城电子商务发展高地建设的进军号。

  电商经济是具有大体系、大能量、大创新、大经济等特性的新型经济,具有规模体量大、产业层次高、市场空间广、增长速度快、经济带动强等特点,是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的“蓝海”。

  近年来,宁波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加快融合,已在信息化、物流、金融等电商经济支撑服务方面形成较明显的优势。2014年,宁波实现网络零售额488.912亿元,同比增长81.76%,居民网络消费额488.08亿元,同比增长39.83%。

  从电子商务经济的角度看,无论是产业规模、层次、领域还是企业主体、功能平台、发展水平等,宁波的电子商务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有一个能级更高、承载力更强的平台来支撑发展,作为电商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江北创建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是加快宁波建设国家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和浙江省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宁波电子商务“一城两区一中心”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和功能区布局的现实选择,是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和推进产城融合、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展望未来,创新园区的发展刚刚起步。创新园区即将走的路,是一条制度创新之路,是一条引领外贸稳增长促转型、推动产业发展之路,是一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路。

  潮起前洋

  推进“四众”工程加快项目招引落地

  前洋,向东是大海,向北是上海。

  为推动电商经济创新发展,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015年,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围绕“1+4”主导产业布局,以招商引资为工作核心,大力推进“众创、众商、众扶、众筹”———“四众”工程,努力形成要素集聚化、服务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和资源开放化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截止目前,共引进各类企业328家。

  (一)创新驱动,构建众创空间体系。园区着力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业创新基地。其中,与吉博教育合作,以人才培训、教育认证为引擎,以企业孵化、天使投资相融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吉创空间,已投入运营。此外,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驿淘电商创客家、“微总部”国际化O2O电商创新基地、四海商舟双创基地、中世跨境电商孵化器等项目招商进展顺利,已正式签约启动。

  (二)疾速行动,加快众商集聚步伐。打造跨境电商集聚高地,与宁波国际物流合作,建设跨境电商小额B2B出口服务和报关平台。通过与保税区、中远物流合作,利用中远物流在保税区8500平方米的跨境专用仓库打造两区跨境电商合作基地,为电商园区内的跨境进口企业提供保税仓服务。引入电商物流公共平台--中远无界电商平台,实现海运订舱业务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引入华南城旗下的智航天下航空订舱平台,为国内高端物流(航空运输)市场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以及航空运输标准,并将成为目前国内首家提供国内全机场仓位调整以及与航空公司运价协调的运营平台。引入北盟订仓平台项目,提供订舱、报关、集装箱配套、仓储服务,物流金融,海外仓储,贸易金融的投资与管理。

  (三)服务促动,着力构建众扶氛围。研究出台“1+4”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白皮书”,对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优质项目和企业提供包括房租补贴、贡献奖励、项目投入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和仓储资源“腾笼换鸟”,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培育孵化了企业自主运营的豪城国际电商园、长兴158电商园等多个专业化电商园。

  (四)金融拉动,以众筹促发展。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设立宁波孵化基地,企业提供定向增资、重组购并、股份转让、价值挖掘、营销宣传等服务,大力发展类金融产业,通过引入大地财险、峰梅投资、盛世基金、善达基金等一系列投资基金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替代传统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服务、互联网私募投资、众筹等产品服务。

  预计到2020年,园区以电商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引进和集聚电商经济创新要素和战略合作者取得明显成果。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逾2000亿元,区域财政收入力争达到10亿元。在产业和城市功能上与周边区域实现有机统一,成为产城融合带动宁波姚江北岸新城开发建设的主要引擎。

  电商众创小镇

  用互联网视角开展顶层设计

  未来几年,园区将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从完善发展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等多个方面着手,努力把园区建设成全国电商经济创新中心核心区,长三角电商经济集聚区,宁波新型高端城市经济新增长极,创业创新人才梦创高地。

  (一)完善园区发展布局

  加强规划研究工作,统筹编制完善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产业导向规划,精心做好重点功能区块的开发设计和建设方案,促进规划的相互衔接。

  北门户商务区块重点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步伐,加大剩余商办楼宇土地的招商力度,打造以电商平台、电商服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人才培训等企业和机构集聚的总部商务基地。

  前洋小镇区块重点引进创客+、网络工厂、跨境电商、O2O线上线下购物休闲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集商务办公、商业展示、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众创小镇”。

  姚江新区启动区5号区块重点集聚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咨询、金融服务等产业,打造集商务办公、文化休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基地;电商物流中心区块将着力打造集商务办公、仓储、配送、信息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商专业物流园区、物流集散枢纽。

  (二)创新体制机制

  按照“资源共享、统分结合”原则,协调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招商”机制体系,进一步促成统筹发展、区域联动的良性局面。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探索招商引智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新机制,吸引和集聚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商经济、城市经济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实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政策,制订电商人才政策导则和紧缺人才目录,设立电商人才工作专项基金,促进园区产业、人才的有效集聚。

  坚持市区合力联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协调建立市级职能部门与园区管委会现场办公、服务协调、监管促进等推进机制,打造创新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要素配置最优、综合环境最佳的开发区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优化园区公交线路设置,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出行、供电、供水、通讯等保障能力。协调推进姚江新区启动区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宁波奥体中心建设,完善融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市级体育休闲中心、区级市民文化中心功能。

  (四)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宁波港口优势和专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众多的优势,重点塑造大宗商品网络交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品牌企业网络零售、高端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产业集群。

  打造电商物流、人才服务、资本融资、大数据服务、众创孵化等五大平台。突出电商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等要素集成和企业集聚,突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平台等企业(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发展,构建电商经济创新体系。

  全方位 一站式

  用互联网理念打造服务品牌

  (一)交响创客梦 引凤筑巢

  园区积极将互联网思维“植入”企业经营者和各级干部思想,加速传统企业早日成为互联网转基因企业。举办“甬动电商—交响创客梦”电商职业经理人访学活动、2015年中国宁波跨境电商高峰论坛、“三江夜话”论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战略研讨论坛等,吸引了省内近百名知名电商及相关行业企业负责人参加,通过实地考察、项目调研等方式让客商直观接触电商行业发展的最新潮流,特别是宁波跨境电商模式,领略宁波电商经济未来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和电商从业者实现电子商务互联互通、引领创客梦的目标。

  搭建平台,与阿里研究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达成战略合作,不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帮助刚入门的企业快速进入网络经济通道。针对电商行业人才紧缺和青年大学生的电商创业需求旺盛的实际,举办首届“青年电商创业大赛”,吸引30支参赛队伍共计200人参加,在人才储备、互联网思维、实战化水平等方面加强引导,汇集最“潮”创业青年,开启智慧风暴新模式。

  创新产学结合培养方式,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宁波市电子商务学院,与浙江省在线教育的龙头企业———吉博教育签约共建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产业园,与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建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培训和招聘平台,为园区发展打造电商人才智库。计划在三年内培训学生2000人以上,培育社会电子商务人才上万人,教育认证10万人次,引入和孵化企业超过500家,入园企业实现网上交易额20亿元,税收5000万元以上。 

  营造特定的众创空间实现电商人才“双拎包入住”,即在一定期限内免费入住办公;提供相当数量的低费人才公寓。电商创业试行税费减免,并充分用足用好市级平台的优势,打造好创新体系和服务链条,让各类电商人才在创业之初真正做到“轻资产、低成本、高成功率”。

  (二)企业服务联盟 体验至上

  为进一步优化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招商环境,加快电商企业入驻速度,促进园区企业发展成长,管委会结合电子商务特点,探索开展政府主导的服务平台,由各类企业服务供应商组成了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企业服务联盟(以下称企业服务联盟),通过整合园区服务资源,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供需对接,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企业服务联盟通过实体化的办公场所,为企业开展“体验式”、“一站式”服务。企业服务联盟位于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共三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承载了党建指导、商务洽谈、招商推介、政策咨询等多项功能。服务中心还有咖啡吧、健身吧、多功能室、活动室用于教育培训,并向电商企业开放使用。后期,随着园区企业入驻的数量、规模的不断发展,企业服务联盟将及时调整、不断补充服务类型,确保满足园区企业发展要求。

  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做好自身政务服务的同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园区企业免费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商务服务,内容涵盖了除园区管委会政务服务外所有企业外部事务服务,主要包括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法律财务服务、项目服务、党建服务等6大类25项内容。目前企业服务联盟提供企业代办、代理记账、税务代理、人才招聘、人事代理、银行开户、贷款融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咨询及代理,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基本满足了企业在开办、前期运营、后期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各项需求。

  (三)虚拟党支部 我们“在e起”

  “在e起”是园区电商服务的总体理念,e字即代表电商经济,也是电商园区的标识,“在e起”意味着全区的企业工作“在e起”,生活“在e起”,服务“在e起”,党建也要“在e起”。

  “基层党建领域,两新组织是软肋。尤其是新兴的电商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党建工作较难推进。”年初,江北区将“红色电商”工程作为基层党建规范提升重点项目,探索“核、禾、和、合”的“4H工作法”,找准党建与电商发展的契合点,推动党建工作和电商行业发展互促共赢。

  所谓“4H工作法”,即锻造“核”心、扶助“禾”苗、构建“和”谐、凝聚“合”力,换言之,按照电商企业的实际需求,从拎包入驻、创办企业,到企业培训、建立文化,再到扩大市场、凝聚认同,整个链条都可以看到红色党建的身影,用党建的引领作用,来助推服务这个新型业态的发展壮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