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只有高品质的城市,才有高品质的生活。 城市出入口景观是城市品质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针对我市城市出入口景观标准低、特征少、观感差的问题,市政府把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作为品质城市建设的第一仗,争取明年6月底前基本见成效。 为打造长年见绿、四季有花、城景交融、个性鲜明的城市门户特色,作为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的牵头部门,市城管局先期委托本市优秀园林设计团队,完成了19个城市出入口景观概念性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各区政府委托市内外园林设计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化细化,逐个逐点开展辖区内高速出入口和门户区多方案征集设计,集思广益、好中选优,集成了各个出入口景观建设方案。 19个城市出入口以“诗画江南、彩化宁波”为总设计概念,总提升面积383公顷(其中新建景观233公顷,景观提升面积150公顷)。其中,3个城市出入口为都市园林型门户区,分别是:栎社机场、铁路宁波站、市客运中心;8个城市出入口为都市园林型出入口,分别是:宁波(段塘)、宁波东、宁波北、宁波西、大朱家、保国寺、蛟川、东钱湖出入口;另外8个城市出入口为近郊生态型出入口,分别是:九龙湖、沙河、临江、小港、丁家山、云龙、朝阳、横街出入口。 在具体方案中,都市园林型门户区将作为展示宁波都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进行重点打造,使之成为城市迎宾大道、迎宾大门;都市园林型出入口将按照城市绿地公园的标准要求,注重城市景观整体效果的营造,力求打造精致而又秀丽的城市景观效果;近郊生态型出入口将突出自然生态,打造景深空间大、观赏效果佳的景观空间效果。同时,注重整体统筹与差异设计相结合,坚持日景夜景整体设计,单个形象载体与周围环境统筹设计,高架立交桥柱的垂直绿化同步设计,从而达到整体风格的统一。 经市城管、交通、建设等部门和各区政府共同努力,各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已陆续完成设计定稿,市客运中心、宁波北、保国寺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已进场施工,其他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也将在近期陆续开工。现将已确定的10个出入口景观设计方案向广大市民刊登展示,余下9个出入口景观设计方案待确定后将分批次刊登展示。 1 保国寺(红线内)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项目区位 此地块位于宁波绕城高速北段的重要出口,场地范围东西至绕城高速下坡口,南接骆观线,北临宁波市光荣院,西面紧邻江北大河,和保国寺相距约800米。 2.项目面积 南北走向最长约790米,东西最长约270米,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 3.设计主题:水韵江南 4.总体风格:此区域作为宁波绕城高速北段的重要出入口,也是通往保国寺的必经通道之一,本次设计以此地所具有的江南水乡属性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江南所具有的水之韵味贯穿整体设计思路,家乡的水、树、气息,无不是一种乡愁荡漾在胸怀,看得见的水、望得见的山、记得住的乡愁,将都融于本次方案的整体氛围中。 2 保国寺(红线外)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项目概况 本案位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保国寺高速出入口处,背靠灵山,距保国寺仅2公里;南接机场北路,可直通宁波市区;东西方向紧接骆观线,分别可通往慈城以及镇海,其中距慈城景区仅8公里,交通区位优越,是宁波市区的北门户。 场地横跨高速入口道路两侧,由东西两块绿化用地组成,其中东侧地块面积为17660平方米,西侧地块面积为4117平方米,总计21777平方米。 2.设计理念 道路绿化与公园景观的结合,及其所有特色、地域性及保国寺文化的有机融合是本次景观规划设计成功的关键;设计以符号语言的形式,提炼保国寺木结构建筑及慈城民居中极具特色的元素,运用现代的手法,将其精简凝练后,使之成为富有浓厚新中式韵味的符号化元素,并运用到本次设计中去。 3 宁波北(红线内)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项目概况 本案位于宁波江北北侧沈海高速出入口区,作为宁波城区连接上海、杭州湾片区的经济战略通道,范围主要为高架下区域绿化,区域内现状已有基础绿化,此次改造主要为优化提升,东西走向长度约2300米,南北走向长度约1700米,面积约23万平方米。 2.设计主题:慈孝江北·甬城之门 3.设计风格 植物景观配置上,总体风格与周边江北新区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相融合,以大尺度的地形、大面积的片林营造整体绿廊框架,结合植物的色彩与季相变化、空间变化形成浑然天成的大尺度城市绿线景观,使生硬的道路框架融于生态绿海之中,给人一种道路在绿线中游弋蜿蜒、人在绿廊中穿越前行的动线感受。在此绿廊背景之下,结合交通动线与观赏视线,在重要的节点处进行亮化与彩化处理,结合适量景观小品,体现江北慈孝文化特色展示本土风情。同时,在高速入口门户前提下,灯光需考虑到驾驶员行车安全,再结合景观创意性,重点区域以特色灯柱融合文化元素,整体于尺度中现气势、于细节中见品质。 4 宁波北(红线外)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理念 总设计理念:绿翼江北,脉动甬城,发现宁波江北之旅。在行驶中感悟,在游览中体验,在观赏中畅想,发现宁波江北之旅从这里开始。 北出入口节点设计理念:发现宁波江北之旅———“海定波宁”。提取宁静水面波纹纹理,融入到设计之中,以绿地为海,以石墙为波,表达宁波“海定波宁”之意境。 2.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江北区,北外环路,宁波北高速出入口至金山路,是由宁波北进入宁波、江北的必经之地。红线范围为北环高架两侧各30米区域(宁波北—金山路),北出入口节点南侧红线拓宽30米-60米范围。总绿化面积约71381平方米。 主要设计节点为宁波北高速出入口节点,绿化面积约27100平方米。 5 东钱湖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项目区位 本项目位于宁波东南方位、绕城高速东钱湖出口,距离市区车程约半小时,距离东钱湖景区约10分钟。周边主要道路有东环南路、鄞县大道等。 2.愿景 创自然绿色的城市门户,串联城市内外的绿色枢纽,拓展城市形象的首要名片,创快速门户区景观新模式。 3.设计理念 “绿脉镶城,依湖而生”。东钱湖依福泉山而成泻湖,山水之间烙下了宁波“一百五十客舟过”的繁华。福泉山如同一道绿脉镶嵌在宁波城际之间。而这一湖淡水也孕育了宁波生生不息的文人商客。借古而观今,“绿脉镶城,依湖而生”便是对东钱湖文脉景观的极致诠释。此次设计汲取东钱湖山与水的元素,打造东钱湖山水印象。 4.设计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客运中心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理念 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交通门户区景观品质与形象好坏将直接影响旅客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宁波客运中心作为宁波市重要的门户节点之一,本次改造旨在打造一个全年常绿、四季有花、个性鲜明的城市门户节点。通过对现场的勘察与研究,设计院结合整体性、生态性、平民化、综合性的设计原则,提出四季花胜春、木栾掩秋实的设计理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设计解决方案:通过增加黄山栾树等色叶树种,以增加季相变化。增加中层开花植物,用以增强整个广场吉祥喜悦的气氛。 2.改造面积4000平方米。 6 丁家山互通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概况 丁家山互通整体设计面积约9.8万平方米,包括原绿化改造提升及局部用地绿化补植两部分。 2.设计理念 设计师以“彩化绿林,自然修复”为主要的设计手法,提出“四季山水·多彩丁家山”的设计理念。结合现状,绿化上增加开花植物,引入多年生缀花草坪概念,凸显丁家山的自然山水风光。借景融景,花路翩翩,还道路于自然之色,绘丁家山互通新门户风采。 7 小港互通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项目概况 地块位于宁波绕城高速与江南路交会处,北邻甬江,是绕城高速进入小港的必经之地。 2.设计范围 绕城高速公路小港出口收费处周边绿化,以及与江南路连接的闸道周边带状绿地,总绿地面积约5.12万平方米,其中新建3.18万平方米,提升1.94万平方米。 3.设计内容 以“甬通天下,必经小港”为出发点,通过对节点绿地的打造,体现一种承载连接式景观。植物的选用从乡土树种出发,例如水杉、香樟、黄山栾树、枫香、日本早樱、垂丝海棠等。通过植物造景,体现“诗画江南、彩化宁波”的小港门户意境。 8 蛟川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理念 汲取大自然中丘陵地貌的肌理,将其运用到场地中,以“绿丘连绵,互通舟甬”为理念,将书院文化和渔港文化融入到设计中。根据场地特征进行合理的景观堆坡造型,通过不同标高地形的相互穿插,从而建立一个相互联系、层次丰富的自然式景观体系。并在舟甬高速通往舟山方向的绿化景观带上置入表达海洋文化的特色花船与文字小品雕塑,通过各景观元素之间的合理搭配,达到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视觉感受。 2.设计面积22.82万平方米。 9 九龙湖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灵感 很久以前,传说海的尽头有一座神秘的大山,可以到达蓬莱仙境;有一天,山上流下九条美丽的瀑布……传说,山脚的湖泊是那瀑布汇成,那湖蓝得纯净,蓝得醉人;湖边遍地是江南风情的植物,风景美不胜收;生活在湖山中的居民淳朴热情,欢迎四方的来客;传说,凡有幸去过九龙湖的人,都像来到了瑶池一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时光流逝,美丽的传说已经被人们慢慢淡忘;许久以后,我们意外地又发现了它…… 2.设计理念 以九龙湖的典故引发我们的设计:山水九龙 山的肌理———连绵、起伏、浑厚 水的肌理———自然、流畅、大气 3.总设计面积为96153平方米。 10 临江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范围 设计地块位于宁波市绕城高速G1501临江出入口,为宁波东北出入口及镇海门户区域,是展现镇海“海天雄镇,海丝起碇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范围包括临江高速出入口两侧及匝道内绿地,其中两侧新建绿地面积4.2万平方米,原有匝道内已建绿地提升面积约9.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对区块内的绿化提升、地形改造、景观塑造等建设内容。 2.设计理念 绿色雄关,蓝色启碇。 宁波,因水而生,山清水秀。绿色是她的基调,蓝色是她的灵魂,海丝起碇港是她享誉世界的名片。 设计定位:一片魅力无限的生态创意景观带、一条具有地域气息的门户景观带———自然生态亮丽如丝,创意流光溢彩。 设计特色(策略):设计水波形的地形贯穿场地,配以丰富的景观大树与绿色草坪迎合大尺度的地形空间,营造出大气、绿色的氛围,同时与周边的环境相互渗透、融合。数条“飘丝带”镶嵌在绿色的地形空间里,既增加了设计的流畅感,同时也把弧形空间包围起来加以利用。弧形景墙镌刻下历史的记忆,展现宁波的海洋文化,是传承,更是蓝色梦想的起航。绿色与蓝色相结合,生态与文化相融合,集中展示宁波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11 沙河出入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1.设计理念 沙河高速互通地处镇海。将素有“院士之乡”之称的“浙东门户”形象融入本案设计,同时与镇海新城快速发展的现代文化相结合,将其打造成一条“从古到今”“从传统院士文化到现代新城文化”转变的互通景观道。 2.设计面积7.75万平方米。 12 版面文字整理 曹爱方 刘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