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4日,象山县正式启动“讲好渔故事·传播真善美”主题活动,半岛各地纷纷组织一批擅讲故事的“达人”,用“接地气”的方言,讲述发生在渔区的历史人文故事、现代凡人善举、身边感人事迹等内容丰富的“渔故事”,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日前,本报记者专程前往这一主题活动的试点之一———位于象山半岛中南部的定塘镇进行了一番探访。 一段满怀豪情的围垦创业历史 记者一行来到定塘镇中坭村文化礼堂,只见礼堂内的小舞台边已搭起了音响、灯光设备,一张张大圆桌前挤满了翘首以待的村民。 简短的仪式后,故事开讲了。 首先上台的退休女教师叫朱绮梅,是土生土长的定塘人,她用家乡话豪情满怀地讲述了一段大塘港围垦故事。 “当时的大塘叫大泥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念一首民谣:‘大泥塘,大泥塘,乌龟爬眠床。嫁给大泥塘人做新娘,不如斩斩喂猪娘’。”家乡话一出,村民们都忍俊不禁。同时,大家对祖辈围塘之前“天晴三日地发白,一场大雨水汪汪”的艰苦生活感同身受。 “1969年10月,随着一声令下,3000余位乡亲披荆斩棘平整地基,建油毛毡工棚,用石头、木棒搭眠床,扎营工地,自带粮食,起早摸黑,顽强拼搏在堵港现场。”回忆起老一辈围塘的往事,朱绮梅不禁哽咽。为了尽可能完整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她在故事开讲前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走访了十多位参加过围垦的老人。 “耗时整整6年,民工朋友愣是凭着一把榔头两只手,完成了围垦面积达21000亩的大塘港堵口工程,解决了周边7.4万亩农田灌溉用水、近20万群众生活用水和石浦地区企业的用水。”说到自豪处,朱绮梅显得有点激动。 曾参加过围垦的张大爷听完故事后感慨地说:“大塘港堵口工程竣工虽已40多年,但那个满怀豪情的堵港创业时代,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定塘人。” 一种延续三个世纪的无言教育 一段当地的非遗节目“高腔”表演后,精彩故事接着讲。此时站在台上的憨实老人,是64岁的陶振华。与朱绮梅不同,他没有当过老师,更没有登台表演的经历,却是当地一位讲故事的能人。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下面我要讲的是阿拉定塘中娄片胡家家规家训的故事。”陶振华说。 据胡家家谱记载,明朝时一个叫胡廷代的人从宁海搬到定塘田洋湖住,生有六子。为了使胡家家规家训代代相传,胡廷代把“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写在家里饭灶间,要求6个儿子吃饭前都要认真背一遍。包括他自己在内,全家上下男女老少都要对照这八个字去做人、做事。 历经300余载的繁衍、变迁,胡家人至今依旧把家训铭记在心。“今年50岁的胡国标长年在外打工,一听说村里搞建设,不顾自己刚做完换肝手术,硬是把几千元‘救命钱’捐了出来。”陶振华动情地讲述着“胡家子孙”的信义故事…… 说起为何选择家规家训讲故事,陶振华坦言:“家规家训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个家族的总基调,是一种潜在的、恒久的、无形的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每个家庭都拥有良好的家训和家规,代代传承成为家风,那么家风正则国运兴,千万正能量汇聚在一起,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一段不离不弃的婆媳真情 在两首优美的歌曲之后,叶口山村委委员孙欢红讲起了一位邻居的故事。她的邻居叫虞春玉,丈夫23年前不幸去世。23年来,她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无怨无悔地侍奉双目失明的婆婆,独自带大三个嗷嗷待哺的儿女。 “有人说,天底下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台下女观众频频点头,孙欢红话锋一转:“但虞春玉不厌其烦地照顾婆婆,婆婆也待她如亲生女儿。虞春玉每天4点半就起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婆婆房间,搀扶婆婆上厕所。服侍婆婆洗漱后,又忙着烧早饭给婆婆吃。她一日三餐亲自送到婆婆房间,喂婆婆吃饭,给婆婆梳头发,整理床铺。天刚一转冷,虞春玉就给婆婆换上了干净的厚棉絮;天刚一转热,虞春玉就把电风扇擦干净摆放在婆婆床边……” “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丈夫治病留下的2万多元债务、没有一点劳动力的二老……为了养家,她一个人背着近30公斤重的农药喷雾器一下午打2亩地,雷声轰鸣大雨如注中抢收稻谷,深更半夜起床洗衣服……”耳鬓斑白的虞春玉不敢回想这些艰辛画面,而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她是婆婆的“贴心小棉袄”,是孩子口中的“有魔法的妈妈”,是邻居眼里“无可挑剔的好媳妇”。她23年的默默坚守,就像村庄小巷里的更声,平淡却悠深,诉说着信守承诺背后的绵绵延延的亲情。 讲故事活动结束了,乡亲们意犹未尽。那一刻,记者耳边回响的是“这样的故事很好听、这样的活动多办办就好了”之类的朴实话语。 象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来兴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自5月14日活动启动以来,累计有1100人次讲述了1500余个故事。接下来还将继续挖掘更多好故事,争取让更多百姓成为讲故事的人,让更多百姓知道和记住这些好故事,让这些好的渔故事如好酒般历久弥香、沁人心脾,不断散发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