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欣 江北记者站 吴红波 通讯员 黄利军 随着最后一根大口径水泥输水管的吊离,杭甬客专铁路边上的水泥管道堆场终于清运完毕,这是慈城镇乃至江北区专项整治的一枚“硬钉子”,也是杭甬客专线12处整治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至此,历经2个多月的奋战,江北区“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第一批省级督察点已完成整治,50个省级督察点完成率达100%。 铁路边、公路边是展现一座城市景观带、风景线和生态走廊的重要区域,也是实现江北“全域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铁路沿线和公路干线违章搭建、垃圾成堆、植被破坏、违法广告等乱象频现。为切实抓好“两路两侧”整改任务的贯彻落实,江北区在50个省级督察点基础上,增加了35个自查点,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战役。 银河水泥管桩厂位于慈城镇西门外太平桥,毗邻杭甬客专铁路。因厂区空间所限,2008年,企业向村里租用了15亩土地,其中5亩用于堆放库存积压水泥管。这批水泥管为20多年的库存积压,累计有525根,散乱堆放在铁路边。今年7月,该处水泥管堆场被省级媒体曝光。 为了尽快清理这些水泥管,慈城镇有关领导一次次和企业沟通协商。尽管企业已经同意运走,但如何运输却成了一道难题。管桩厂出厂道路因危桥改造禁止通行,只能从村庄里绕,但运输车超高超长超重,运输极为不便。堆场邻近铁路,高铁管理部门认为吊车吊臂可能危及高铁安全,不同意企业私自起吊。一系列困难摆在了慈城镇面前,紧急而又棘手。 “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直面难题,迎难而上。没有堆场,政府协助找堆场;进出不便,政府协调解决。吊装安全由政府和高铁部门现场监管,只要问题明确,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慈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五天奋战,投入30万元运费,525根水泥管终于被清运到一座山岙的废弃采石场里。这不仅让铁路边恢复了整洁面貌,还能有效阻止山里的盗挖黄土行为。这根“硬骨头”终于被啃下,一块悬在慈城镇干部心头的大石头放下了。 此外,庄桥童家村一处占地6亩、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破烂王”据点日前也被成功拆除。据了解,这里原是一排鸭舍,后几经转手,被“破烂王”租下成为废旧塑料加工厂。由于靠近铁路,这处环境脏乱的“巨无霸”更成了铁路沿线煞风景的所在。 “其实我们早就想拆除,但因为加工厂持有营业执照,迟迟无法整治。”童家村村主任穆世勇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走访,村干部终于找到了整治突破口。原来,该塑料加工厂持有的是外地营业执照,并不符合本地经营要求。村干部们轮番向房东、二房东、塑料加工厂负责人讲政策、摆道理,并给予合理补偿,终于把这座废旧塑料加工厂拆除,6亩多土地将被复耕还田,重新种上绿植。 江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50个省级督察点,下一步将逐步进行深化整改,做好相关地块的复绿工作,实现“两路两侧”洁化、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城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