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东海军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城卫士的三个好传统

寻找一个连续28年先进中队背后的故事
毕承启

  在镇海,有一个基层中队,连续28年斩获荣誉,奖杯不断。他们把传统当作一种习惯,在传承中融入一岗一哨、一兵一卒、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东海之滨奏响了精彩乐章。这就是武警宁波支队镇海中队。

  2003年,该中队被宁波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港城卫士”,成为宁波驻军第一个被授予此称号的单位。28年里,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9次;被武警总部表彰为十大红旗团支部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5月,又荣获公安部授予的“三共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个基层中队年年保持争先创优劲头不减,原因何在?近日,笔者进行了探访。

  把老实当作永不过时的美德

  步入营院,干净整洁;走进室内,窗明几净。支队政委陈方群每次来到中队检查体会颇深,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中队的内务卫生没有一丝死角。

  “这来自官兵们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中队长周凯说,用鸡毛掸子清扫墙面浮尘,用抹布擦拭地面边角,用毛刷清理窗台缝隙。“在中队,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受到尊重,偷懒耍小聪明的被大家看不起。只有说实话干实事,才能在这里站得住脚。”

  每年年初的按纲建队形势分析是中队官兵争得最“凶”的大事,就“四个方面、十二个要素”,中队官兵可以列出上百条建议和措施。

  讨论中,中队官兵直指哪些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假把式”,哪些是实实在在的“真把式”,弄得中队支部“下不了台”。老指导员孔令江经常讲:“官兵是中队建设的主人,鞋子合不合适,穿的人最清楚。”

  老实的兵对人对事都忠诚,中队的每一个官兵都能说出自己入伍时候的理想、自己入党前的誓词。

  把吃苦当作永不贬值的财富

  在中队的“兵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吃苦”。镇海中队的兵,一天6个小时执勤站哨,8个小时军事训练,24小时战备值班,没有一个战士喊累。根植于中队的是“以苦为根、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优良传统。

  1997年8月的台风在宁波地区登陆,中队所在的镇海城关街道普遍进水,城区一片汪洋。

  深夜,经过一天抗台奋战的中队官兵刚刚入睡,突然接到公安分局的紧急通知,位于甬江岸的张滥契水闸、堤坝出现险情,严重威胁到堤内上百家企业单位和2万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顾不上疲劳,中队官兵立即投入到抗洪一线,抢运沙包,转移群众、物资,又是一天一夜的奋战,保住了水闸、堤坝。

  灾后,镇海区委、区政府特送来一面“风狂雨暴,方显英雄本色;浪大潮高,更添鱼水情深”的锦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佳话成为了中队官兵永不贬值的财富。

  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吃苦精神传了一代又一代。大队教导员韦春忙这样肯定中队的战士,只要谈吃苦,官兵们都很自豪,谁吃苦多,谁就感觉最富有、最有资本。

  把荣誉当作永无止境的追求

  渴望辉煌,向往荣光。在镇海中队,每年新兵下连,中队党支部就会把新战友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安排在中队的荣誉室,看着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状,让他们围绕“珍惜维护荣誉、正确看待荣誉、积极创造荣誉”这一主题,谈谈对中队荣誉的认识,引导大家以荣誉为动力,创造新辉煌。

  不知不觉中,“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传统在中队蔚然成风。中队广泛开展争创使命荣誉活动,引导官兵在日常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岗位练兵和评比竞赛中“争上游、创一流”,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上一线、打头阵”,这种比着干、争着上的竞争因子孕育催生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中队先后扛回了各类荣誉118个,97名个人立功和受到上级表彰。

  面对骄人成绩,没有官兵有过“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他们坚持迎着风雨练瞄准、冒着酷暑练攀登,每周不少于2次五公里武装越野、每季1次长途拉练。让官兵在挑战极限中摔打钢筋铁骨,使“皮肤最黑、军装最旧、眼睛最亮、口号最响”成为镇海中队官兵特有的标志。

  在支队今年的军事比武中,中队义务兵龙慕阳刷新了五公里越野的最好成绩,可谁都没想到,为了比武他悄悄地把腰间盘突出的病历卡藏了起来,事后当班长发现时,他只是淡淡一句,“为中队争荣誉,我们都有份。”

  铸忠诚品格、葆传统本色。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使这个老先进中队又找到了新起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