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恒大第二次登上亚洲之巅固然可喜可贺,然而同样有许多恒大球员的国足却仅仅在世预赛40强赛就已提前濒临死亡,这样反差强烈的剧情对中国足球应该是一种强烈的提示:在亚洲所向披靡的“恒大现象”必须有所革新才能成为中国足球真正的“助推剂”,而如果简单把恒大的强势等同于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那它就只能成为一支“麻醉剂”。 记者在2013年恒大第一次拿到亚冠冠军后曾撰文指出,恒大不能只满足于通过巨额资金将各种优势资源凝聚到一起而变成称霸亚洲的超级强队,这样只是简单的组装加工、而并不具有真正的核心驱动力,恒大和中国足球要想真正强大,未来更需要通过一场战略性的技战术革命而取得核心驱动力,实现由天量资金推动型到核心技术推动型的转变,唯有这样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提高,并给中国足球带来真正的强大推动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升级和革新并没有任何启动的迹象,恒大成功的最大奥秘仍是精美的组装:只是设计师由里皮变成了斯科拉里;发动机和主炮由孔卡、穆里奇、埃尔克森变成了高拉特、保利尼奥和埃尔克森而已。 亚冠决赛中,虽然中方球员表现也很不错,像黄博文等少数球员还有一定的进步,但他们与以前相比并无实质性的提高,在比赛中利用个人能力打入决定性一球的是外援埃尔克森,在比赛中屡屡通过高超的提速传球而改变比赛节奏,撕破对手防线的主要还是埃尔克森、高拉特、保利尼奥等外援,中方球员的综合能力与他们相比要差一、两个档次。 透过现象看本质。恒大之所以能够屡屡横扫亚洲,是因为他们采取了用天量资金将国际名帅、最好的外援(亚洲层面)和大量的国脚集中到同一支球队的“速成大法”方式,而在亚洲层面采取这种方式的俱乐部十分有限,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俱乐部因为资金不足以及国脚绝大多数在海外效力的缘故,一方面他们引入的外援和聘请的外籍教练水平要逊于恒大,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大量招募多位国家队球员,因此恒大便能在面对他们时取得一种“田忌赛马”式的优势,西亚的球队也是一个道理。但这样的招数说白了只是简单的优势资源整合的模式,在俱乐部层面尚能取得成功,但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不管是国家队还是青少年训练,如果纷纷以为仅凭这样的模式就能取得实质性进步,那恒大现象便会成为“麻醉剂”。 首先,像恒大这样的超级资金推动模式,因为经济周期的作用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并不具备可广泛复制效应。对国字号球队来说,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在国家队每日只拿数百元补贴、而在俱乐部一场比赛便能开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巨奖的强烈反差下,球员往往会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之间有所权衡、甚至取舍;对于中小俱乐部来说,球员在薪酬和奖金上的飞速上升会让他们苦苦支撑疲于维系,且整个职业联赛的通胀会使其稳定性大为降低;对青少年球员来说,其价值观也很容易在这种巨资的挥舞中迷失和扭曲。 其次,恒大的这种“速成大法”没有让中方教练和球员获得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也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对外援和外教的过度依赖心理。在国足参加世预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旦失去了高水平外援,习惯了做配角的中国球员根本无法担纲唱主角的重任。 再次,恒大的这种模式已经进入一个技战术的瓶颈期,很难取得突破。一方面恒大请来的外援水平和价位已经很高,更优秀的外援请来的难度极大,而国内球员的水平也已面临瓶颈;另一方面,现有的联赛游戏规则并不鼓励创新,再优秀的教练来到中超只能为了保住帅位而采取相对保守的战术,否则采取战略性的革新训练方法很难承受短期的战绩受挫。而恒大主帅斯科拉里虽然贵为“战术大师”(而非“战略大师”),也只能根据现有球员的特点和成色来安排战术,并不会给球队带来真正的革新。 最后,或许恒大可以以目前的模式再拿几次亚洲冠军,但那之上呢?依照恒大现有的水平,很难在其后的世俱杯上有更好作为。 综上,按照现有的恒大超级资金推动+组装整合模式,中国的职业联赛很可能会陷入一个水平停滞、而联赛运作成本节节上升的“滞涨”状态;进一步放开外援限制,对于中国足球本身来说并没有多少益处。因此,中国职业联赛的规则应该作出必要的调整,设计出一个鼓励各队积极创新的,让那些战术落伍而只想藉此去功利拿分的球队反而得不到好成绩的全新规则。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恒大等队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尽早启动一场真正的技战术革命,大胆启用一批本土年轻球员,通过让队员掌握先进的技战术来获得核心驱动力,而这才是中国足球由弱变强的真正希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