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青春年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时代,链接怎样的志愿生活?

市志愿服务网络管理系统———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

  本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张旦旦

  编者按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0和1的转换之间,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作为社会性系统工程的志愿服务又将迎来怎样的“黄金时代”?

  12月4日,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共同打造的市志愿服务网络管理系统———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www.nbzyz.org)赶在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前上线试运行。这个平台,将通过“网上+网下,网络+实体”的方式,为E时代的志愿生活增加更多的便利和高效:注册登记、岗位发布、供需对接、服务记录、组织维系、培育孵化,一网搞定,求助者与志愿者可以在这里实现常态对接,达到志愿服务供需信息互通。

  业内人士表示,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也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从web1.0时代转型升级,进入到岗位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关键词【岗位化】

  搜一搜,

  搜索全城志愿“地图”

  该如何结合自己的特长和时间,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常态化志愿者?对于“90后”热心姑娘小刘来说,这是一个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志愿服务“临时性”“运动式”“碎片化”“难对接”,这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通病。散落的需求和供给就像一盘散沙,缺乏一个载体将其迅速整合。

  此次,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依托网络平台,为广大热心青年绘制了全城志愿服务“地图”,包含全市志愿服务阵地、活动、团队情况,即时展现周边志愿服务信息,为市民打造志愿服务“导航系统”。

  在这里,有心者可以直接上网进行注册登记,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所处地域、专业特长,自主选择愿意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岗位,由志愿服务岗位需求单位(团队)对提出加入岗位申请的志愿者进行能力信用评估,评估通过后,通过网站或手机短信等形式通知志愿者参与服务。

  同时,有志愿服务需求的单位、团队通过在网络平台上注册登记、通过认证后,申报志愿服务岗位,提交志愿者的条件、数量、服务内容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信息。经过志愿者协会审核的志愿服务岗位在网上公布,进行志愿者招募。注册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自主选择志愿服务岗位,与相应志愿服务需求对接。

  “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成为面向全市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打造涵盖志愿服务岗位对接全过程的对接平台,通过建设志愿服务岗位网上对接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定岗、定事、定责;同时,让志愿服务时时可报名、处处可参与,实现志愿服务就近、就便、就生活。”宁波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说。

  而对于喜欢小孩子又有些文娱特长的小刘来说,今后,可以直接通过平台的掌上终端,实时搜索就近的服务信息,让自己的空闲时间变得更有价值,为有需求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市再添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

  宁波市应急救援志愿者联盟成立

  安全,是让每个人牵肠挂肚的事情。在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我市的志愿者队伍大军中再添一个“巨无霸”———整合了我市10家民间户外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的宁波市应急救援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

  近年来,国内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不断增多,随着户外救援志愿服务的发展,民间户外运动救援组织逐渐加入到了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中。在我市,民间户外救援队伍不断吸纳专业人员,扩大专业救援设备储备,开展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自护自救领域的研究,也采用多种形式为市民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在应急安全管理的很多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目前全市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户外救援组织已达10个,共有队员470余人,涵盖市本级及余姚、慈溪、宁海、象山、鄞州、镇海等县(市)区。其中有多支队伍参与了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以及我市“菲特”台风、“灿鸿”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志愿服务活动,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宣传普及减防灾知识和自护自救工作研究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这距离成熟化的志愿服务队伍仍有一定差距。业内人士表示,我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很多时候,民间救援组织在命令接收、信息对接等方面,无法做到与政府专业部门准确、及时对接,导致政府部门掌握的灾害信息、专业力量、装备资源与民间组织间无法得到良好的统筹协调、联动响应。“要提高效率,集中优势,必须进一步发挥整体合力,切实完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对此,12月5日,由宁波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整合推出的宁波市应急救援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它将作为全市户外救援志愿服务组织的联动平台,也将作为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的应急安全专门委员会,发挥统筹协调、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作用。

  其中,包含了宁波四明户外应急救援队、余姚市长三角公益救援中心、余姚市众益应急救援队、余姚市战狼户外公益救援队、慈溪市群狼公益救援队、宁海青年应急救援队、象山县户外应急救援队、象山县蓝豚水上救援队、象山县雄鹰应急救援队、镇海海天户外应急救援队、象山户外应急救援队等10家民间户外救援志愿服务组织。

  根据专业化的发展要求,该联盟将立志于建立起政府部门与民间救援组织的常态联系,将民间救援组织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形成政府应急体系和民间救援组织共同治理、分工合作的局面。同时,构建起民间户外救援组织间的联动合作机制,一旦灾害发生,各救援组织分散行动,容易形成零散、盲目的救援状况。未来我们也将通过联盟的形式,为民间户外救援组织搭建联动平台,在灾害来临时开展统一科学调度、分头精确救援。

  据悉,明年开始,“宁波市安全大课堂”将作为联盟的一个长期项目,整合各地青少年自护教育培训、应急安全培训,依托各户外救援组织、各地志愿者协会等力量,以“流动”的形式在各地做一个轮转,开展送课堂进社区、进学校、进公共场所,进一步普及应急安全知识、提升群众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户外救援组织专业能力。

  关键词【社会化】

  点一点,

  记录每一个志愿轨迹

  志愿服务一整年,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自己究竟合不合格,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得到正向反馈?对于社区志愿者张阿姨来说,激励和保障是她提得最多的问题。

  从过去从上往下依靠行政组织力量推广,到如今基于社会内生力量的深度整合和发挥效用,志愿服务社会化过程的演变,对当下的志愿服务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不仅要深度整合社会志愿与人力资源,全方位筹措志愿服务所需的经费和物资,还要做好志愿者评价、激励、保障等一系列文章。

  在这个全新推出的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上,每位志愿者有了自己的个人主页,记载着志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志愿服务信息、培训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内容,以时间轴的形式记录志愿者的每一次奉献历程,个人志愿时间、个人志愿简历、公益轨迹一目了然。在有需要的时候,平台可随时为志愿者生成个人志愿服务电子证书,成就每位志愿者的志愿记录。

  同时,平台赋予志愿服务岗位需求单位(团队)发布志愿服务时间的权限,根据在校学生、在职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状况,逐步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群体特点的志愿服务时间标准,并标注成若干种不同的颜色予以区分。志愿服务完成后,志愿服务时间由志愿服务岗位需求单位(团队)进行确认和记录,建立起志愿者专有的“时间银行”。

  “建立明确的流程和完整的痕迹,并将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作为褒奖、激励、回馈志愿者的主要依据,相信这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也为下一步深化推广志愿者考核星级管理制度甚至社会保障激励机制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上述团市委负责人说。

  而对于张阿姨来说,每一天琐碎的生活,将有了“点睛之笔”:志愿时间、志愿简历、志愿项目,每一个的记录背后都蕴含着自己的点滴和努力,体现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关键词【专业化】

  推一推,

  打造服务保障全网络

  如何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让自己的团队走得更远,做得更好?对于甬城草根团队负责人老全来说,这个“成长的烦恼”是摆在自己和团队组织面前的一道坎。

  在宁波,志愿服务虽然有了更为专业的力量参与,也涌现出一批如110反扒志愿者、四明户外应急救援队队伍以及专业的体育赛事志愿者队伍,但是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建设,仍然是不能忽视的“短板”。

  对此,此次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将强化专业化志愿者队伍的打造,通过强化专业志愿者培训激励,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化设置、社会化运作机制,配套相应的审核督查和准入门槛,提升宁波志愿服务承接多种服务、高端服务、专业服务的能力水平。

  在专业培训方面,我市将依托宁波市志愿者学院,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为志愿者团队、个人提供常态化的志愿服务知识、技能培训,以及特定志愿服务项目的前期培训;依托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志愿者在线学习,提供《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志愿者手册等基础学习参考,以及急救、护理等视频或资料在线观看浏览,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培训课程设计,分层分类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人员、骨干志愿者、专项志愿者等培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在队伍培育方面,我市将推动志愿者组织法人化,支持专业人才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医生、教师、律师、社工、专业救援人员等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同时与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加强联系,鼓励并发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团队或个人,积极参与到平台发布的各类专业化、岗位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中来,不断提高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效率。

  在审核管理方面,为了打造透明健康发展的志愿者队伍,市志愿者协会将定期不定期抽查志愿服务岗位发布单位(团队)的志愿服务岗位需求发布对接情况,并考证志愿服务时间发布的真实性、安全性、合理性,同时做好后续的审核、监督、反馈等工作。

  “我们立志于维护志愿者的权益,更大程度上保障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的权威和公信力。”上述团市委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将在宁波逐步推动志愿者组织法人化,引导医生、教师、律师、社工、专业救援人员等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使拥有专业资质的志愿者在队伍中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

  相关链接

  宁波志愿服务发展一览

  宁波的志愿服务发端于199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宁波已形成了以文明创建、助老扶残、生态环保、大赛赛会、应急救援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体系基本建成。

  2000年12月,宁波市志愿者协会通过民政注册成立,目前有常务理事70名,理事151名,理事长由共青团宁波市委书记担任。2012年,宁波市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并作为市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者招募派遣、平台维护、资源对接、项目开发等一站式线下服务的专门工作机构。

  近年来,宁波市志愿者协会获得了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浙江省志愿服务杰出集体、浙江慈善奖(志愿服务类)、宁波慈善奖志愿服务奖、宁波市五水共治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