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伟 据《慈溪日报》报道,为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小学在校园内专门设置“道路交通安全体验区”,邀请辖区民警定期来校指导。 有别于常规的宣教式安全教育,逍林镇中心小学把课堂搬到“道路交通安全体验区”,让孩子们置身于模拟环境中,通过情境体验学习安全知识,培养自护意识,形象生动且富童趣,不仅提升了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意识,还发挥了辐射功能,把正能量带给了家庭、社会。 近年来,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对安全管理和教育都很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对安全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缺乏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相应教育的严谨设计,存在着明显的安全工作“空心化”、安全教育“教条化”倾向。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安全工作“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存在着以会议代替落实、以口号代替教育、以台账代替实践的倾向。表面看,安全教育是在天天抓,实际上只是笼统宣传和条文宣读,热衷于安全知识测试、竞赛、征文,把安全教育异化成应付考试的填鸭式灌输和死记硬背,费时不少却收效甚微。 安全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传授安全知识这个浅层面。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因人施教”,少一些空洞说教,在增强学习趣味、丰富情境体验、强化操作演练上多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