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颖谊 西塘的印象,或许就是这样,秀美恬静…… 至西塘,已近黄昏,在景区下榻的旅馆边有一家西塘小饭店,于是入内,大快朵颐之余,隔窗赏夜景,屋外的雨点由细变密。 夜色笼罩的西塘,景致颇为迷人。大红灯笼高挂,红纱飘飘,人们挽手缓行,或驻足拍照,雨中的河岸氤氲朦胧,如诗如梦,人处其间,恍然桃源,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梦在水中飘,好一座千年古镇。 走走看看,不经意间,来到了一条曲长的小巷———塘东街。巷口开着家“方方圆圆”手工饰品坊,妻子埋头挑赏,一段曲调悠扬的吉他声突从巷子深处飘了出来,继而是激昂的爵士鼓声,循声而入,但见酒吧林立,或大或小,一字排开,且各具特色,唯一相同的便是酒与音乐吧。廿岁左右的帅哥靓妹充当服务生,站在吧外,或笑脸相迎,或甜言相邀。有一家酒吧,还表演西塘版西游记,舞着金箍棒的“孙悟空”为客人送酒,逗游人一乐。而另一家酒吧,一大帮年轻人相聚在弹簧舞池,激情嗨翻着。几家鱼疗馆、西塘特产店安插于酒吧之间,鱼疗馆内零星坐着几位客人,手上玩着免费的WIFI,脚下享受着鱼儿的亲吻;特产店生意也不错,来自各地的游客排队买芡实糕,芡实糕是由芡实粉加蜂蜜手工制成,糯糯的、甜而不腻。我也买了几盒。 次日,于鸟鸣声中醒来,雨已停,再探西塘。清晨中又是另一番景色,薄雾缥缈,小桥流水人家。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映在水面,一座座小石桥架于水面,古朴的商铺在晨曦中悄悄地打开门扉。背着挎包或挂着相机的游人慢慢多了起来,河中的乌篷船也或单或群地摇曳着闯入我的视线。不远处炊烟袅袅升起,朴实的村妇于河畔浣洗。于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是多么和谐,俨然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墨风情画,令人心向往之。 路过昨夜的塘东街,此时的老街正甜甜地酣睡着,所有的酒吧归于静谧,只有我们几位游客穿梭其间。晚上没注意,原来老街中还藏着几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如塘东街11号,在其高大的石库门楣上,写有三个鎏金大字:钟介福。钟介福是家百年药店,由里人钟稻荪于清光绪十一年所创设。钟氏早年受业于姑苏名医马培兰,精于外科兼擅内科…… 行走在西塘,曲曲折折,总能发现深藏的意外之美。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却又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仿佛穿过它就能闻到沉淀在时光里的醇香。 西街是西塘的主街,呈东西向,分上下两段,最小宽度仅可容一人挑担换肩。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斑驳的墙体,两两相对的临街楼屋近在咫尺,往上望,是一条狭长的天空,而下面便是“西塘一线天”。我想,若对面邻居搁起竹竿,就可相互晾衣晒被,打开窗户就可倚窗谈心,构成了一道别致的古镇风景。 西街,孕育了不少著名的古建筑,如种福堂、西园等,其中要数种福堂最具代表性。 种福堂是座清代大宅第,其名有“种瓜得瓜,种福有福”之寓意。据王氏家谱记载:种福堂世祖是宋代御营司都统制王渊,他教诲后人要多行善积德。入内一观,好大,种福堂前后总长有一百余米,正厅中心宽十余米,有十四扇落地长窗,地上铺一尺见方的厚方砖,有意思的是,正厅上面竟然也铺有方砖,估计是为了隔绝楼板上下的声响。厅正中挂有“种福堂”一匾,字迹厚重端庄,凛然一股正气。 在西塘,有大大小小数十座石桥,或呈卧龙凌波,或现彩虹飞架之势。最有名的当属永宁桥,它位于西塘十字路口,连着西街,也串着北栅街,还连接着西塘的标志性建筑———烟雨长廊,这里似乎注定是商家和游客的必争之地。若站在永宁桥上环顾四周,可将西塘的大部分美景尽收眼底。 雨又下起来,不必撑伞,沿着廊棚穿行即可。 廊棚,是西塘的一大特色,它具雨天不淋雨,晴天晒不到太阳之优点。廊棚,很适合盟约深深、爱意浓浓的伴侣们在其下缓缓而游,当然也适合我们温馨的一家子悠悠慢走。走乏了,便随意坐在临河茶馆的长条凳上,泡壶香茗小憩,盯着雨点欢快地跳到小河里,泛起细细的涟漪,远处不时有扁扁的渔船吱呀划来,带出条条狭长的水花,此时,隔壁店里传出了委婉动听的江南小调,好惬意!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有声。”这是如诗的江南给文人墨客的印象。江南,总是离不开水的影子。而水,恰恰是西塘的精灵。西塘那水一般的恬静悠然,水一般的清新温润,是最具魅力的符号。脑海中浮现的“西塘”、“水乡”这样的字眼,在我心中便是水的梦影,空灵而实在! 西塘人的生活是精细典雅的。因为不仅是那些名门宅第,就是普通的民居宅院,也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房梁、窗格、门柱,都刻满了花草鱼鸟等图案,秀美中透着古朴,多姿多彩;有些人家的房梁上,还雕了古典名著、神话传说等图文,凝练的刀法,清丽的风格,映现着丰富的生活,这些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的艺术瑰宝让人叹为观止。 一马平川的西塘,是江南水乡的一方宝地,更是释放压力的净地。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向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