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南华 通讯员陈科峰)昨日,“邱隘咸齑腌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乐海康,在鄞州非遗馆向市民讲述他与雪菜的有趣故事。 “作为邱隘人,我从小就跟着父母种雪菜、腌雪菜、吃咸齑,卖咸齑,与邱隘咸齑的感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乐海康说,令他没想到的是,普通的咸齑后来为他开辟出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2003年,他抓住机遇花几百万元买下“引发”的经营权,创办引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做他从小就会的事———种雪菜、腌雪菜、卖咸齑,并不断开发咸齑新包装、新品种,使“邱隘咸齑”名扬海内外。 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一次,鄞州区农林局一位领导对他说:“鄞州农业特色是‘西乡一根草,东乡一株菜’,现在‘西乡一根草’成了非遗,建起了席草博物馆,这‘东乡一株菜’也不能被人们遗忘啊。”领导的话引起乐海康深深的思考:邱隘一带种植、腌制雪菜已有千年历史,但如今多为机械化生产,几乎没人再自己动手腌制,故腌制技艺濒临失传。作为一名邱隘人,乐海康觉得自己有责任让“邱隘咸齑腌制技艺”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008年,乐海康终于成了市级非遗“咸齑腌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经过三年努力,他又建起了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雪菜博物馆,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大家了解雪菜的种植、腌制历史,现场展示现代化的雪菜加工流水线,并辟出了一块咸齑腌制体验区。 “每年到雪菜收割、丰收季节,雪菜博物馆就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闹’咸齑大赛。比赛分雪菜腌制和趣味搬运雪菜两个项目,以让市民增进对咸齑的感情。”乐海康笑着说,“我们就是要让‘邱隘咸齑’成为散发着浓郁文化底蕴的‘传家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