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时代,网络舆论是民意表达的重要方式,自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这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祝华新所说,“从内容传播到舆论形成,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当程度上,社会舆论在中国人的手机上生成”。“十三五”规划建议则强调,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 纸媒时代,或因信息单向传播的原因,政府部门面临的舆论压力和现实阻力相对较小。但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仅快、多、杂,往往还具有真伪难辨、谣言充斥、情绪泛滥等特点。像今年8月12日晚,天津港突发特大火灾事故,舆情热度持续高位运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因开放性、平民化、交互性而成为事件传播的主要媒介,但由于内容缺乏约束、发布随意性大等弊端,一度让官方的舆情处置非常被动,甚至有网民发出“世界在看天津,天津却在看韩剧”这样的舆论调侃,给当地造成巨大压力。 网络是现实的延伸,网络舆情往往是具体现象的真实投影。网络上,一条极其偏激的帖子、评论,流露的可能是发布者对政府部门工作瑕疵或过错的不满情绪。2009年,沈阳小贩夏俊峰因刺死两名城管队员被判处死刑,与“杀人偿命”的舆论伦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顾那两名城管队员与夏俊峰一样是弱势群体的事实,网上竟掀起一股“挺夏俊峰”热。一边倒的舆论情绪里,不排除长期积累的对城管部门的误解和对立。 这几年,随着网络与公众的粘合度逐渐增加,舆情事件的影响也从曾经的仅限于“网上”逐渐蔓延到了“网下”。今年国庆期间,旅游城市青岛因一起“38元天价虾”而成为舆论焦点,本该第一时间介入舆情处置的政府部门却选择了“缺席”。受此影响,舆情持续发酵,最后演变为一场问责当地职能部门的漫天“吐槽”,不仅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因处置不力而被行政问责,还在全国各地衍生出各种与此有关的“舆情搭车”现象,影响甚大。 如今,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加上互联网的放大器作用,舆情压力更大,政府部门树立舆情意识尤为紧迫和重要。所谓舆情意识,就是领导干部自己要带头走到网络中去,认清网络舆论形势,感受网络传播规律;基层干部则应善于利用业务工作中的专业知识,扮演好传递官方权威声音的“二传手”角色。事实早就证明,“以躲为上”的舆情应对策略或许一时有效,但显然不合时宜。政府部门唯有正视并积极应对每一次舆情,才能将话语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避免因公信力的持续透支而陷入“塔西佗陷阱”,无法自拔。 其中,尤须明白的是,应对舆情的目的,绝不是要封堵消息,掩盖真相,而是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因此,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的手段就不能只是“删帖”与“封号”,而应在处置网下具体事件的同时,做好相关信息的网上同步互通,确保信息在舆论传播中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如果信息发布不及时,披着“真相揭秘”外衣之类的谣言和各种歪曲解读就会应运而生,而这些积蓄到一定程度,极易引发各种连锁效应,甚至是群体性事件。 网络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需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摸透网络传播“时、度、效”的规律,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对接网民心理与需求,创造网民喜爱的表达方式,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