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海山洋村民“触电”当演员

  图为山洋村的几位老人正在镜头前表演回忆山洋革命历史的剧情。
  (周衍平 摄)

  □本报记者 周燕波

  通讯员  周衍平

    一群大山里的村民,走到摄像机镜头前,当起演员,尝到了“触电”的滋味。他们就是宁海岔路镇山洋村的村民,在今年8月拍了一部《那山·那人》的微电影。这群草根演员中有年过七旬的老人,也有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右图这张照片反映的就是8月19日那天,山洋村村民王式坤、胡全东、柴大学、王如现四位老人的演出镜头。

  8月初,岔路镇决定拍摄影一部以岔路革命老区为背景的微电影,参加宁波市“中国梦·宁波行———锋领港城谱新篇”党员教育创意微视频征集活动。镇里从杭州请来专业创作团队,到岔路进行创作采风,并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了选题,创作出剧本。8月18日,《那山·那人》在山洋村开机。

  地处宁海西部山区的山洋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解放前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和台属工作委员会领导宁海党组织,依靠当地群众,在以山洋为中心的大块山区及岔路、前童一带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不断打击敌人,壮大队伍。山洋成为浙东游击根据地之一。《那山·那人》以岔路镇山洋革命老区为背景,通过新、老两代山洋人的讲述,回顾革命战争年代发生在山洋的故事,同时展现当今山洋优美的生态环境及百姓美好生活的图景。

  剧组工作人员是一帮年轻的姑娘、小伙,他们大多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比如导演阿志是中国美院影视专业的研究生。年轻人干劲十足,到达山洋村后,住到村民家里,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捕捉光影,拍到天黑收工,夜以继日地工作。

  “既然是拍山洋村的事,那就让山洋村民自己来演。”这部微电影演员共有14人,除了男主角陈伟歧是岔路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其余都是山洋村的村民,从无演戏的经历。“你们不要想着这是在拍电影,就当作跟平常生活一样好了,该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该怎么吃饭就怎么吃饭,自然、放松点。”在导演的点拨下,这群村民演员很快“开窍”了,没多久就摆脱了怯场和拘谨的状态,进入自己的“角色”。不过,几位上了年纪的演员,有时说台词、动作难免出差错,一个镜头得重拍七八次,但只要导演一声令下要求重拍,他们又立马走到镜头前重演,毫无怨言。“老伯,不好意思,辛苦你们了!”当工作人员向他们表示歉意时,他们却摆摆手:“别这样说,我们有生之年还能演电影,高兴还来不及呢。”

  照片中正在拍摄的地点就在村里一户农民家里,表演的几位老人年纪已六七十岁了,其中那个端着茶杯坐在楼梯上的老人,就是饰演“爷爷”一角的王式坤。他是山洋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当年给三五支队放哨、送信。另外几位老人对父辈支持、参加革命的事也有很深记忆。因为大家亲身经历过革命年代,故这段戏拍得非常顺利。

  据了解,从剧本创作到拍摄,这部时长近8分钟的微电影作品最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顺利完成,最近又如愿获得了“中国梦·宁波行———锋领港城谱新篇”党员教育创意微视频征集活动中的最高级别奖———最佳作品奖。获知消息后,村民演员十分开心,纷纷把视频下载到手机上观看,为影片中展现的山洋美丽风光感到自豪,也为自己拥有这样一段当“演员”的特殊经历感到庆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